山慈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兴亮北京冬奥会的黑科技果然层出不穷 [复制链接]

1#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奥运会属于全世界,考虑到时值中国传统新春佳节,加上在中国举办,不禁让人感觉这届冬奥会是献给中国人民的一份货真价实的新年礼物。

当然,伴随这份礼物的,也有不叫人省心的新冠疫情。尽管我国在疫情控制上近乎百密而无一疏,但为了避免春运大潮引起更多不确定因素,许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少扎堆,少聚集,在家看冬奥会成为不二选择。这也让本届大会更有些适逢其会的意味。

冬奥会是展现大国风采的绝佳舞台,也牵引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从开幕式即可看出,除了恢弘的气象和精微的制作,对中华文化的展示和体育精神的颂扬,在大会组织和实施方面,更多看到的是浓浓的科技感。早在去年下半年,北京冬奥会即发布了本届大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向未来的愿景,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科技。「科技冬奥」也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随着比赛的开展,仔细探究,发现本届冬奥会黑科技层出不穷。

当然,冬奥会科技感之所以体现突出,这与夏季奥运会的对比即可看出。夏季奥运会的大部分比赛无非是田径、游泳等,一个人穿上一身球服就可以上场竞技了。

可冬奥会不然,首先要求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竞技,在当前全球变暖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要求即成为考验环节,再加上运动员必须有更加专业的服装和设备,这就为科技植入打开了大门。

例如,美国顶级短道速滑运动员戴着流线型头盔和高性能护目镜、以及耐切割材料制成的专业手套;日本运动员穿着的高山滑雪服表面增加了纵向的凹槽,从而减少空气阻力。

仔细观察,北京冬奥会在环境创设上可谓高科技层出不穷。先不说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绿色电力等等,就连奥运会餐厅送餐的服务员都是机器人来实现的。这让外国媒体记者非常好奇,以至于他们常常忘记拿服务员送来的饭菜,而研究起服务员本身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事让我感觉到科技与生活的距离变得如此接近。就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些科技概念,我们来说上一说。

01.人造雪

人造雪可以弥补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自然环境中大雪封山的场景日益减少。为顺利举办冬奥会,人造雪这种科技感十足的行为不仅为缺雪的城市带来了新的雪地游乐场,也已经成为冬奥会的必然选择。

在高水准比赛期间,雪场的雪量必须达到10万立方米。通常,这些要求很难全部通过天然降雪达到,只好利用大功率的造雪机来实现。毋庸讳言,本届冬奥会也出动了大量造雪机工作,所使用的雪炮制出的人工雪,多达9种型号,这才让各种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天温度较高时,使用含水量少的小号雪;当夜间达到零下20°时,使用7号雪、8号雪,这样出来的雪质更好。雪出来以后并不能马上达到比赛标准,还需要经过重约六吨的压雪机反复碾压,雪场变得紧实之后,才能够进行比赛。够复杂吧!

02.人造冰

仅仅有雪还不能满足冬奥会的全部场地要求。冰面也是寒冷世界中重要的地理要素。

可是,我们又不可能为奥运会建造一个又一个室内的人工湖等待冬天结冰,这时候人造冰当然责无旁贷。水冻成冰还不够,无论是速滑、花滑还是冰球,比赛项目对冰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加固冰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过去的滑冰比赛,冰场是利用天然冰面的自然冷源,这不免让比赛在时间和空间上受限。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人造冰走上了前台。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是二氧化碳制冷。我们知道冰箱都是用氟利昂制冷,但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而更早就为人类掌握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因其环保性而重新被人重视和依赖。

此次冬奥会北京赛区的15块冰面中有7块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让北京年冬奥会成为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奥运会而载入史册。

03.睡眠舱

本届冬奥会组织可谓细致入微。在媒体中心的地下一层,组委会为各路媒体记者们准备了小型智能睡眠舱。

要知道,比赛期间,无数记者每天往返至少三四个赛场,奔波工作。他们的休息地当然处于多种比赛场地的中心点最好。再加上世界各地的媒体制作和播出的时差问题,这时候,安全、舒适的智能睡眠舱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扫一扫即可进入睡眠休息舱,手机扫码后睡眠舱亮灯,可用手机在小程序上选择休息时间,可以智能调节床头和床尾的角度……

04.VR影像

以往,我们看直播只能接受转播方特定视角的画面,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视角观看比赛,比赛画面能够以任意视角观看。这是高科技与比赛直播结合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

而这,也是随着中国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加速推进而实现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5G通信、度回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了综合运用。这也让冬奥会的比赛直播增加了与观众的交互性。

05.风洞

2月5日晚,由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短道速滑混合团体以2分37秒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队摘得北京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短道速滑比赛瞬息万变,花落谁家不可预测。除去运动员的临场状态、比赛意志和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外,在中国短道速滑这枚金牌的背后,还有一个帮助运动员以完美姿态尽量消减风阻的训练「神器」——风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应用技术是年国家体育总局与航天科技十一院深化合作,由航天科技十一院三所设计并建造实现的。

体育风洞的使用对象是分秒必争的运动员,既要模拟现实比赛环境中的气候特征,又要顾及运动员的安全,所以其对精确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很高。中国风洞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在本次冬奥会上尽显无遗。

此外,北京冬奥会还有其他众多高科技大显身手的应用环节。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国家雪橇中心的「雪游龙」,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等都大显身手。可以说,本届冬奥会是历史上截至目前为止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