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绿皮书发布云南网 [复制链接]

1#
滇池流域生物。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供图10月13日,历时18个月的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调研报告完成初稿,向公众发布研究成果。本次调研是由云南省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立项资助,由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等三家单位的团队承担,年3月—年10月已经完成第一期调研工作,形成了《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绿皮书》1.0版。滇池流域生物。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供图COP15在云南昆明召开,这与云南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密不可分。云南省是全球36个物种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滇池流域生物。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供图滇池流域(N~N,~)是云南省滇中生物多样性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于云贵高原核心区域,属长江流域上游的金沙江水系,流域面积为平方公里。滇池流域主要的水域组成部分,属于长江水系内陆高原断陷湖泊,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流域处于金沙江与南盘江和元江的分水岭地带,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属中山山地、河谷、盆地与滇池高原断陷湖泊及湖滨带构成。具备了典型的山(昆明西山)、水(36条出入滇河流)、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田(东岸万亩良田)、湖(平方公里湖面)、草(环湖湿地)生命共同体的特征。
  滇池流域生物。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供图云南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杨宇明教授表示,本次调研是滇池流域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方位多学科的科学考察及调研。(年西南林业大学曾负责滇池保护区的科学考察,但仅局限在滇池水面及附近区域,没有从流域的范围作大规模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本次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调研,从生物多样性的物种、景观、生态系统、基因等四个层次首次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查和研究,其成果丰富,成绩斐然。主要成果(一)植被生态系统类型显著增加,植被种类组成更加丰富,特有种丰富比例较高,重点保护植物数量较多。按照《云南植被》的分类原则及系统,本次确定7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35个群系。同年滇池湿地保护区调查结果相比,自然植被新增2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21个群系。本次调查记录维管植物科属种。其中,蕨类植物26科64属种,种子植物科属种;较年维管植物数量增加了18科属种,其中蕨类植物数量增加8科40属82种,种子植物数量增加10科属种。本次调查到特有植物属10属,较年新增特有属7属,为金铁锁属、花佩菊属、紫菊属、滇紫草属、长冠苣苔属、短檐苣苔属、箭竹属。特有植物种,其中狭域特有9种,云南特有种,中国特有种。
  滇池流域生物。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供图按年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统计,本次调查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即金铁锁、金荞麦、大叶榉树等。5种云南省III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即长梗润楠、裂果漆、滇瑞香、美花米饭树、紫金龙。CITES公约附录植物35种,均为附录Ⅱ物种,包括兰科植物32种,蝶形花科*檀属植物2种,薯蓣科薯蓣属植物1种。(二)哺乳动物多样性物种偏低,鸟类多样性物种较为丰富。两栖爬行动物以及土著鱼类多样性减少。本次调查记录哺乳类8目26科64种,其中劳亚食虫目5种,攀鼩目1种,翼手目13种,鳞甲目1种,食肉目17种,鲸偶蹄目5种,啮齿目21种,兔形目1种。哺乳类区系组成表现出南北混杂、东西交汇的特点。本次调查记录鸟类17目60科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2种。留鸟有种,夏候鸟18种,旅鸟和冬候鸟75种。按生态类群划分,水鸟有67种,猛禽32种,陆禽9种,攀禽23种,鸣禽种。水鸟和猛禽在鸟类组成中占有较大比例。本次调查记录爬行类33种。文献记录的3种龟多年没有野外观察报道,极有可能区域性灭绝。评估为极危(CR)有平胸龟和云南闭壳龟,濒危(EN)有乌龟、脆蛇蜥、细脆蛇蜥、银环蛇、眼镜王蛇、黑线乌稍蛇、王锦蛇7种。易危(VU)有绿蛇1种,近危(NT)的有云南半叶趾虎、昆明滑蜥、山烙铁头3种,共计13种,无危(LC)和数据缺乏(DD)有19种。本次调查记录两栖类19种,无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蝾螈3种,蛙类16种,灭绝(EX)的有滇池蝾螈;评估为极危(CR)的有呈贡蝾螈,濒危(EN)的有双团棘胸蛙,近危(NT)的有宽头短腿蟾、威宁趾沟蛙、无指盘臭蛙等种类,其余13种为无危(LC)物种。受到上世纪50年代外来鱼种引入及长时间的生态退化影响现滇池湖体仅存在5种土著鱼类,即泥鳅、*鳝、鲫、滇池金线鲃和银白鱼。取而代之的是众多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包括:太湖新银鱼、大鳞副泥鳅、似鱎、红鳍原鲌等。这些外来入侵种与土著物种存在竞争、捕食关系,是滇池土著物种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滇池流域生物。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供图(三)滇池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有所改善,局部水域出现喜清水物种。浮游动物总体以耐污型物种占优势,全湖底栖动物数量和多样性仍然不足,但近年湖滨区域开始出现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物种及分布相对稳定,喜清水物种有所增加。-年调查显示,滇池全湖共有浮游植物8门,约68属,总体以微囊藻属的惠氏微囊藻、罗氏微囊藻及铜绿微囊藻占绝对优势,其形成的蓝藻水华仍然会是滇池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生态问题。但近年喜清水的锥囊藻、脆杆藻、星杆藻及飞燕角甲藻等浮游植物在局部水域出现。滇池-年全湖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0属,其中原生动物13属、轮虫13属,枝角类10属,桡足类4属。滇池全湖底栖动物数量和多样性仍然不足,但近年来随着湖滨湿地的修复,在局部区域出现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的螺、蚌等软体动物。-年滇池湖滨及湖内维管束植物有科属种,其中水生植物59种,包括挺水植物28种,漂浮植物7种,浮叶植物7种,沉水植物17种。(四)滇池指示物种——滇池金线鲃保育及种群野外复壮情况良好。滇池金线鲃是滇池特有种,也是滇池指示物种,自年开始开展滇池金线鲃增殖放流以来,已累计增殖放流滇池金线鲃苗种余万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显示,滇池金线鲃可在滇池现有水环境中生存,且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其生长速度快于池塘养殖种群。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滇池金线鲃已在滇池上游支流-盘龙江形成一稳定种群,该种群约有-个体。后续还将对该种群开展更多的研究。同时,从遗传多样性层面,开展了滇池金线鲃保护效果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无论是池塘养殖种群还是回捕种群,滇池金线鲃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滇池金线鲃迁地保护及增殖放流效果良好,这得益于滇池金线鲃迁地保育与人工繁殖过程中,合理的遗传管理。对于滇池金线鲃的保护不仅是种群数量的增加,还应更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