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承游学记》读后感
《中药传承游学记》总体上是以时间为顺序,对中药特色技术传承班三年内交流的汇总,也有着作者对中医药发展前程的忧虑“沉疴慢疾,非一日可愈”以及如何发展的建议“章明典正中医药,业精人和代传承”。在内容格式上,作者以开篇赋诗、文图切合的形式引出一篇又一篇游记,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朝至武隆,越天坑,穿地缝”,诗境也大都有气势恢宏之感,“老而弥坚躬垄上,不遗余力传后学”“我非经世之才,愿做琐碎之事”展现了一个有大义之气的仁士形象。“三十余载躬垄上,望闻问切掌握何?”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劝告我们这些还走在求学路上的人,“世事难帆顺”,过程中会心累、身累,要学会化被动的累为主动的累,传承路上“休蹉跎”。
通过阅读《中药传承游学记》,了解到作者游学了二十三个省份的中药传承培训基地,有繁华的大都市北京上海,有溯古的小镇山西平遥,有寒冷彻骨的北方冰城,也有春意盎然的南国榕城,有天野苍茫的呼伦贝尔,也有险峻奇峰的东岳西华......以其三年的“游学经历”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又一幅饱含知识和自然风景的画卷。让我了解到贵州道地药材有天麻、杜仲、吴茱萸、山慈菇、五倍子、石斛、灵芝、朱砂、半夏、白芨等;广药巴戟天、广地龙、高良姜、化桔红等;亳州道地药材白芍、菊花、桔梗、牡丹;樟树道地药材以“三子一壳”(吴萸子、*栀子、车前子和枳壳)最为闻名;京城四大中药铺,同仁堂、鹤年堂、千芝堂、万全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酊剂”、“片剂”、“颗粒剂”等有十一种常用剂型;有着较好发展前景的湖南廉桥中药市场、亳州康美药材市场;黑龙江特色的药膳科学食用方法;江西的仿野生态药用植物园;经典的中医思维模式八要素,即问题境遇、认识基础、逻辑起点、根本特征、思维细胞、推理方法、思维特点、追求目的,本人愚钝,尚不能理解。
通过河南之行了解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天津之行意识到中药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需要走进现代化,黔之行指出中药小包装自动配方之流程值得借鉴,重庆之行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产业,南京的“安全绿色”中药饮片理念明确中药饮片的鉴定除了传统的一看、二摸、三闻、四尝,尚需要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来为打击假药、劣药提供新手段。湖南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中药房全面展示“互联网+在医院药学的应用与实践”。中医中药不是啃老食遗,在传承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
通过阅读《中药传承游学记》,了解到中医在近几百年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历史根源,中医曾经被一些心术不正的江湖道士利用来招摇撞骗,致使世人对中医产生了偏见,对中医的信任度下降;二是在当下这个生活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西医“立杆见效”的效果,而忽视了治本的中医;三是中医的起源地——中国目前对中医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中医无法在中国有很好的发展。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未来发展需要浴火重生,只有做到熟悉掌握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贮量及开发前景等情况,才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加强对中药师的培训也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医带药,以药促医”,才能有效弘扬中药文化。
跟着作者的旅程,随着作者一起成长,作者历时三年所著的《中药传承游学记》向我们传达着“*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