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对中医中药的研究,基本的论调都是,中药在实验室中要得到充分的验证,如果有证据证明某味中药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有杀灭作用,才可说明此中药是有效的。
在我看来,这种对中药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就是在不懂中医中药基础上的白费功夫。
一、什么叫中药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大多数的天然药、少数加工品和极少数的化学制品。
请注意,关键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也就是说脱离了中医的理论指导下研究的药物,严谨地说,都不叫中药。
在中医理论中,每一味中药都是非常清晰明确的,中医对每一味中药都是按照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升降趋势等明确完备界定的。
那中药的这些特点是怎么被界定的呢?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是有时空和地域特点的,从成长、采收到炮制都有严格的要求。
然后当你借助于这一花一草对疾病产生作用时,其实是借助于禀受于大自然四时之气的药物对生命所产生的一种合象。
于是没有生命的参与或者是离开了生命体,就无法去评判和衡量一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以及升降沉浮的走向趋势,也就无法理解这味中药是如何纠正人体生命之偏的。
所以试图在实验中在培养基中去研究中药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压根儿就是不懂中医中药。
二、辨证用药
清代大医学家钱潢说:「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意思很明显,当邪气本身侵袭人体,本来我们是不知道它会出现哪些情况,只有当它和生命体结合产生了症状和具体不良情况发生时,我们才能辨别它属于什么「证」,比如不同的虚、实、寒、热等证候,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基础。
即便是同样的邪气,结合在不同的生命体后,出现的「证」也会是不一样的,就如同同样是新冠肺炎病*感染,在中医看来,不同的生命体所最终表现出的合象是不一样的,于是当用中药再去对生命产生的另一种合象去纠正生命之偏时,选择的中药势必也就不尽相同。
如果你足够尊重和敬畏「生命」,生命一定不是简单的肉体存在,更不是机械的脏腑拼接,生命的维度也绝不是长、宽、高那么简单,生命多维的程度甚至可以超出我们想象的空间,当你如此去看待生命的时候,至少会对生命的奇妙感到震撼,会对生命的伟大无比敬畏。
而对于任何一门研究生命的医学体系,对于任何一味对生命产生作用的药物,会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医生,说白了,就是在「借术济世」罢了,就是在借助天地自然之力再去发力而已。
中医学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认为物质是「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