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良春痹病用药举隅 [复制链接]

1#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后师从章次公先生,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从医77年,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善治疗痹病。

1、风寒湿痹

对于有风寒湿之痹表现者,临床多用川乌、桂枝,朱老一般不用防风汤、羌活胜湿汤之类,而用自拟温经蠲痹汤(当归、熟地、仙灵脾、川乌、川桂、乌梢蛇、鹿衔草、甘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中养血活血药与祛风通络药并用,以防风药伤阴耗血之弊,至于温热药与清热药之药量之比,应因证治宜。其中,寒盛痛剧者加附子、细辛、二乌,湿盛麻木者加苍术、薏苡仁,风盛游走痛者加独活、青风藤等。对于久痹气血亏虚,又无明显邪气痹阻证候者,则不宜运用太过辛散耗气的风药。

2、热痹

对于有热痹表现者,其关节红肿热痛,朱老临证多用葎草、寒水石、虎杖,强调寒水石入肾走血,肌肤、血络内外皆清,较石膏更胜一筹。组方以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加赤芍、知母等清热养阴、宣痹通络,热盛者加*芩、龙胆草,湿重者加佩兰、蚕砂,痛甚者加乳没、玄胡索等。同时,热痹酌加温通之品,对于风寒湿郁久化热证,自制“乌桂知母汤”,以制川乌、草乌、川桂枝配生地、知母、寒水石,寒热并用,入营达卫。朱老认为热痹佐用热药,早期可开闭达郁,促使热邪速降;中期燮理阴阳,防止寒凉伤胃;后期能激发阳气,引邪外出。

3、燥痹

对于有燥痹表现者,其肢体疼痛而肌枯,朱老临证多用玄参、麦冬、石斛,以培补肾阳汤(仙茅、仙灵脾、山药、枸杞子、紫河车、炙甘草)养阴润燥,紧抓痹病“正虚”之本,益气养阴治标,阴阳并补护本。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故在温阳之剂中酌加补肾阴之品,可防止温燥之品过于激发体内残存的阴血而徒伤本阳,俾阴阳并补,而使水火互济。

4、浊瘀痹

对于有浊瘀痹表现者,多关节红肿热痛,朱老以自拟痛风方(土茯苓、萆薢、威灵仙、桃仁、泽泻、地龙等)泄化浊瘀。土茯苓、萆薢、威灵仙三药合用,清泄浊*、通络止痛之力更佳,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上述三药合用具有降尿酸、抗炎镇痛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朱老治疗痹痛善用虫药,但谨小慎微:对于阴虚、湿热型痹痛者,常佐以石斛、麦冬等滋阴润燥之品;对于过敏体质者,酌加徐长卿、地肤子等缓解异体蛋白产生的不适现象。

5、肢肿僵直

痹病日久,湿浊之邪受热煎熬成痰,常致关节漫肿畸形,此乃痰瘀胶结而致,朱老常用苍术、*柏、防己、茯苓等祛湿消肿。若痰凝、血瘀附着于骨,则可形成骨痹,出现肢体拘挛屈曲,或强直畸形等,此时需参用化痰软坚之半夏、南星,以及虫类消瘀止痛之药。因南星有*,其燥湿化痰、善治骨痛的功效往往被忽视,朱老受《神农本草经》“治筋痿拘缓”的启示,用南星缓解骨与关节疼痛,临床收效颇佳,其用量一般15~30g,病情严重者可用至50~60g。此外,刘寄奴、石楠叶、*箭羽、山慈菇等也为朱老消骨肿之常用药。

编辑:侯鸿宇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