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复制链接]

1#

徐志瑛,主任中医师、教授,女,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年于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医院院长,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医院、医院、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硕士导师。历任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老年科技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老卫生工作协会常务理事,被聘为《浙江中医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特邀编委。

徐志瑛教授一生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喜用枳壳,善用枳壳,且效果显著。徐志瑛教授用枳壳时,通常剂量较大,可达30g,多加入复方中煎汤内服。

枳壳在现行中药教材未将其归入肺经,但历代本草著作有将枳壳归入肺与大肠经者。如《本草征要》云:“枳壳味苦,微寒,无*。入肺、脾、胃、大肠四经。面炒,破至高之气,除咳逆停痰。助传导之官,消水留胀满。枳实(即枳壳之小者)破积有雷厉风行之势,泻痰有冲墙倒壁之威。解伤寒结胸,除心下急痞。”此与徐志瑛教授用意相当吻合。

现代中药教材将枳壳归属理气类药,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雷公药性赋》云:“枳壳味酸、苦,性微寒,无*,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内连年之积。”《本草纲目》曰:“实、壳上世未分,至魏晋开始分用,乃一物也,小如指顶而实者为实,长成而空者为壳。”可见,枳实与枳壳至魏晋开始分而用之,其功效相似,但以枳壳作用较缓和。观古今医家对枳壳的论述,多为入汤剂内服。如《伤寒论》中的大承气汤,《医学正传》中的曲麦枳术丸,《金匮要略》中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芍药散等,临床应用甚广。现代研究证明,枳壳对胃肠平滑肌呈双相调节作用,既可降低处于紧张状态的胃肠平滑肌的张力,有解痉之功;又可兴奋松弛状态的胃肠平滑肌,提高张力,增强其蠕动。枳壳能兴奋子宫,使子宫平滑肌收缩。枳壳中含有对羟福林和N-甲基酪胺,有强心、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泵血功能及提高外周阻力、升高血压的作用。另外,枳壳还有抗炎、抗肿瘤、降糖、减肥、抗抑郁和抗过敏作用。用药经验

1.痰湿诸症

徐志瑛教授认为,呼吸系统疾病都离不开痰湿。痰是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包括可咳吐而出或可触及痰核的有形之痰,以及停积于脏腑、经络、血脉的无形之痰。湿邪为患有内外之分,外湿是指感受由地气升腾之雨露雾湿;内湿是指嗜食膏粱厚味,脾胃受损,健运失司,湿从内生。气能行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津液输布的动力,气机阻滞可导致水液停留而成痰湿。朱丹溪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气的治疗在整个痰饮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较长,痰积已深,临床多见反复咳嗽咳痰,痰阻喉中,咳而不清,胸闷气喘,动则加重,且苔白或白腻,脉滑或濡。枳壳具有行气推饮作用,徐志瑛教授一般重用枳壳达30g,一则化痰消积,二则行气除痞作用。更重要的是,枳壳在治疗痰饮中还有引物的作用,能引导其他化痰药直达病所,气行则水行,从而更好地发挥功效。

临床中徐志瑛教授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哮喘、鼻炎、咽炎、肺癌等疾病的治疗,多以金荞麦、*芩、桑白皮、浙贝母、桔梗、薏苡仁、天竺*、海浮石、枳壳为基础方。炎症甚,加鱼腥草、老鹳草、重楼、射干等;气喘甚,加苏梗、苏木、白芥子、莱菔子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选加肺形草、云雾草、橘核、橘络、丝瓜络、皂角刺、山慈菇、石见穿等;哮喘,选用麻*、*荆、徐长卿、川芎、白芍等;鼻炎,选加鹅不食草、辛夷、白芷、苍耳子等;咽炎、咽痒,选加玄参、西青果、人中白、木蝴蝶、浮萍、白鲜皮、地肤子等;肿瘤,选用蛇六谷、山慈菇、藤梨根等。

.气滞诸症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输布。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反之,脾气不升,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停滞于胃肠,胃气不降或上逆,水谷及其糟粕不能下行以出魄门,故可导致升降失常,气机阻滞,临床见腹胀、腹满、心下痞甚至疼痛等症状。徐志瑛教授认为,脾升胃降,相反相成,缺一不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慢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肠梗阻这些疾病均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理气药枳壳能促进胃肠排空,达到消胀止痛之效。临床中徐志瑛教授除用于上述疾病外,还常用于胃溃疡、不明原因腹泻、胆囊炎、肾结石等疾病。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多选加蒲公英、川*连、吴茱萸、乌贼骨、佛手、娑罗子、无花果、八月札等;胃溃疡出血多选加白及;胆囊炎多选加金钱草、白花蛇舌草等;肠炎、不明原因腹泻多与二陈汤、痛泻要方、马齿苋、车前子等配伍;肠梗阻多选加三承气汤;肾结石多选加金钱草、海金沙、生山楂等。3.血瘀诸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与血关系密切。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载体,血载气以行。气滞常可引起血行不利,血脉瘀阻;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则可导致气机阻滞,气逆不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在治疗血瘀证时运用理气药枳壳,能起到很好的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临床中徐志瑛教授常用于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病、月经失调、肥胖、甲状腺结节、乳癌等。冠心病胸痛多选加丹参、薤白、瓜蒌、桂枝等;糖尿病多选加*芪、川*连、玉米须、六味地*丸;高脂血症多选加苦丁茶、决明子、绞股蓝、夏枯草、王不留行等;肥胖多选加苦丁茶、绞股蓝、荷叶、夏枯草、芦荟等;颈椎病多选加葛根、丹参、天麻等;月经失调多选加当归、柴胡、川芎、益母草、失笑散等;甲状腺结节、乳癌多选加蛇六谷、山慈菇、石见穿、青皮、山甲等。4.冬令膏方冬主收藏,冬令调补的膏方中常有多种补益剂。补益药多腻滞,易导致气机壅滞而出现腹胀、腹满症状。在冬令膏方中加g枳壳,可起理气疏通作用,使诸多补益药补而不腻,动静结合,有助于膏滋药的吸收,从而更好地发挥膏方的作用。文源:本文摘自《徐志瑛学术经验集》,主编/何以蓓,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推荐阅读: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偏方治鼻炎,三剂解烦恼治疗肺炎的中医偏方用它治感冒,效果相当灵!治疗肺气肿的民间偏方1、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发站内短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土方、古方、药方、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请勿盲目照搬。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绿豆篇》

01解暑第一汤绿豆汤

暑热炎炎,小指月从山下背药材回来,口中大渴,真希望有一碗清凉的汤水来解解渴。这念头才刚一动,他发现爷爷好像料定自己想要什么一样,一碗碧绿色的汤水被爷爷端了出来。

小指月一看,高兴地叫道,解暑妙品绿豆汤,我的最爱,哈哈!这样爷爷还没把碗放在桌上,小指月就迎上去,从爷爷手中端过来。咕噜咕噜!边喝便嚼起来。

小指月一下子喝掉大半碗,呛了几口,不过这也太好喝了,也不管那么多,一口气就把剩下的喝完。

爷爷说,慢点慢点,别呛着了。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小指月说,真好喝啊!爷爷说,你是想听故事,还是想继续喝绿豆汤呢?小指月说,都想。

爷爷说,以前有个人长途赶路到一家客栈,渴得要死,他就请老板娘给他一碗水,这老板娘把水倒好后,又顺手从旁边袋子抓一把麦壳子,丢在碗里,递给他喝。

这旅客心中就一阵怒火,想我向你要碗水,你犯得着这么不客气吗,不给水喝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捉弄人,把麦壳子丢到水上,这该怎么喝呢?

但他看老板娘又没有瞧不起他的样子,便也不多问,反正过这村就没这店,不喝又往哪里去找水喝呢?这样他边喝就边用嘴巴去吹开那些麦壳子,每次只能喝一小口,不能牛饮。不过他还好有点耐心,花了一阵子,终于喝完解渴了。

这旅客带着愤愤不平的心离开了,他心头一直记挂着这件事,后来有一次跟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提起这件事来。这个朋友竖起大拇指,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娘高明,这家旅馆懂得医道。

这个旅客大惑不解,小指月听到这里,也是大惑不解,你把麦壳丢在水上,让人不能痛快地喝水,而且水看起来也没那么干净,要边喝边吹,这样搞得人怪不耐烦的。这样凭什么说老板娘懂医道,又凭什么说这家旅馆的待客之道高明呢?

这时爷爷笑笑说,你刚才没被呛坏吧?指月似乎懂点,但又不能够想通。这时爷爷接着说道,这见多识广的朋友就对这旅客讲这里头的道理。

原来很多赶路的老者,或者心急的旅客,因为烦渴在喉,巴不得一下子地牛饮,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呛到,严重的呛伤了气管,或者咳伤了肺,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第二方面,这凉冷之水,一下灌到胃里去,对于胃部不太好的人来说,又经过舟车劳顿,佷容易就搞到胃痛肚子痛,甚至会腹泻。

还有第三方面,真正解渴的饮水之法是千口一杯饮,应该慢慢地去品,而不是大口地去吞。同样一杯水,你慢慢地品,更能解烦渴,你心急火燎地灌进去,就没什么感觉。好比如瓢泼大雨,不能把地面淋湿,水一下子就冲走了。而牛毛细雨,却可以淋湿地底,滋润深处,所以真正饮水解渴之法,应该像喝茶那样去品尝。

所以这旅馆老板娘用这种方法,让焦急旅客喝水,只能每次喝一小口,又得停下来,用嘴把水面麦壳吹走,这样无形当中帮助了不少焦急的旅客,免除了很多喝伤饮伤的病痛,使他们能够在旅行途中更愉快。

这个旅客听后带恍然大悟,觉得自己错怪了老板娘。看来很多无知便会造就偏见。

小指月听后,知道爷爷又在教育他,叫他即使行住坐卧,再饥再渴,吃东西也要从容安详,不要焦急,这样才不会吃伤身体。

小指月又说,爷爷,照这样说,解暑第一汤,应该是绿豆汤咯?老爷爷说,没错,暑热炎炎,尿赤多汗,烦渴难忍,来碗绿豆汤就可以清热消暑,通利小便,除烦止渴。所以绿豆汤乃暑热烦渴尿赤最好的食疗之品。

《遵生八笺》曰,绿豆汤解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

中医故事——《蒲公英篇》01(乳痈要药蒲公英)

中医故事——《蒲公英篇》02(治肋胀*疸)

中医故事——《蒲公英篇》03(养胃五点)

中医故事——《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篇》1

中医故事——《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篇》2

中医故事——《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篇》3

中医故事——《土茯苓篇》01(单味土茯苓汤治梅*疮)

中医故事——《土茯苓篇》02(取象悟药)

中医故事——《土茯苓篇》03(治顽固头痛)

中医故事——《鱼腥草篇》01(不吃药也治病)

中医故事——《鱼腥草篇》02(洗肺污垢)

中医故事——《金荞麦篇》01(净肠草,金荞麦)

中医故事——《金荞麦篇》02(治肺脓疡)

中医故事——《败酱草篇》01(治腹痛痢疾)

中医故事——《败酱草篇》02(产后血滞,败酱可下)

中医故事——《红藤(大血藤)篇》01

中医故事——《红藤(大血藤)篇》02

中医故事——《红藤(大血藤)篇》03

中医故事——《射干篇》喉痹咽痛要药

中医故事——《山豆根篇》解咽喉肿痛

中医故事——《马勃篇》善清肺热,咳嗽,主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中医故事——《青果篇》01青龙白虎汤

中医故事——《青果篇》02青橄榄

中医故事——《木蝴蝶篇》01.肝胃气痛咽喉不利

中医故事——《白头翁篇》治热*血痢

中医故事——《马齿苋篇》01.药食兼备的痢疾良药

中医故事——《马齿苋篇》02.外敷治肛周囊肿

中医故事——《鸦胆子篇》治痢疾又能腐蚀鸡眼

中医故事——《地锦草篇》会流白色乳汁

中医故事——《委陵菜篇》天青地白与龙牙虎爪

中医故事——《翻白草篇》药理背后是人体之理

中医故事——《半边莲篇》不怕蛇的半边莲

中医故事——《白花蛇舌草篇》就缺一把金刚钻

中医故事——《白花蛇舌草篇》学活白花蛇舌草

中医故事——《山慈菇篇》耳鼻喉科医生的疑惑

中医故事——《千里光篇》一世不生疮

中医故事——《白蔹篇》疮痈外用良药

中医故事——《四季青篇》四季常青之心

中医故事——《熊胆篇》不得已方用的熊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3#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

50、玄参

[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用于热*伤阴,舌绛烦渴,温*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

风热头痛从哪里来呢?


  《药性本草》曰,玄参主热风头痛。


  小指月看了下中药书,发现并无这种功效,也不知道这里头的机理何在。


  正好有个妇人,头痛烦热,游走不定,爷爷叫她指出具体哪个地方疼痛。


  这妇人说,好像有时左边,有时右边。


  爷爷说,这是什么呢?


  小指月说,这是风,风者善行而数变也。


  爷爷又问,晚上睡觉怎么样啊?


  这妇人说,经常渴醒,烦热得很。喝水也不解渴。


  爷爷说,这是什么呢?


  小指月说,热盛伤津,烦渴欲饮。


  老先生又问,大便怎么样呢?


  这妇人说,有时一两天,有时两三天,比较干。


  老先生又说,为何大便干结?


  小指月说,津伤便结。


  然后爷爷就说,风热头痛,单味玄参50克。


  这妇人煎一次来喝,头痛就减半,大便畅通,吃了三次后,没有发现再头痛了,晚上也没有再渴醒,一觉就到天明,非常好睡。


  小指月就不解地说,爷爷,明明是有风,你都不用风药荆芥、防风之品,明明是头痛,头痛不离开川芎,你又没用川芎,明明是失眠烦躁睡不着,你没有一味枣仁合欢皮这些安神助眠之药。


  老爷爷笑了笑说,这是什么头痛呢?


  小指月说,是风热头痛啊,肯定没有错,按道理最起码要用些治风热头痛的菊花、蔓荆子之类的药啊!


  爷爷接着说,如果纯是外感风热头痛,一剂银翘散就搞定了。


  小指月说,难道风热还有内生的吗?


  这时老先生没有直接正面回答指月,他叫小指月往窗外望去,看着那草木摇摆的样子,便问,指月你看到什么呢?


  小指月说,我看到了树枝在摇动。


  爷爷又说,树枝为什么摇动呢?


  小指月说,因为有风。


  爷爷又说,风从哪里来呢?


  小指月说,风为阳邪,阳主动,阳主热,中医说热极生风,应该是热气炎炎起来后,才鼓动风的流通,就像电风扇,如果没有热能是鼓不起来风的。


  老爷爷点了点头说,那热为什么又从哪里来呢,为什么热火会蒸蒸往上走呢?


  小指月说,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平衡,如果一方面不足,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亢盛,就像天平一样,两边要平衡,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一边失去平衡,另一边肯定翘起来。


  爷爷又说,那是什么失去平衡导致热火上蒸呢?


  小指月说,热火属于阳,阳火上达,必因为下面阴水镇不住,所以阴液亏乏,才会化燥上火,火性上炎,一派热盛,便容易鼓动风,就像我在烧柴时,还没点火的时候,柴灶一片纹丝不动,火一点,热一起来,周围空气就流动得快,开始生风了。


  爷爷笑笑说,那你怎么知道她阴水不足呢?


  小指月说,口总烦渴干燥,大便干结难通,都是缺乏阴水滋养的表现,喝水又不解渴,津伤得比较厉害。


  爷爷说,那这时该用什么药呢?


  既能够滋阴水,又能够润肠便,还能够化燥渴,最好还可以把上面浮游升散的风火给引下来。


  这时小指月一拍大脑说,爷爷,不用说了,我全明白了,我知道为什么一味玄参可以治风热头痛了。


  爷爷说,那说来听听。


  小指月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这是《*帝内经》上所说的。


  爷爷说,头痛怎么又扯到肠胃去了呢?


  小指月说,我看爷爷问他大便怎么痒,她说大便干结,现在再想爷爷用玄参的道理,我就想通了。


  爷爷说,那你想通什么呢?


  小指月说,玄参色黑多汁,能滋阴养肾,苦咸微寒,可以让火热下行。


  这样肾中阴水得到滋养,阳火就跑不上来,再加上这些火热得到清降,就不会出现热盛生风之象。


  不会生风了,这风热就不能上扰头目,风热不上扰头目,自然忽左忽右,游移不定的头痛烦热都消了。


  老爷爷听了后,笑笑说,《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玄参色黑属肾而性寒,故能除肾浮游上升之火,又由于他多汁,能够滋润肠道干结之便秘,你能读懂这句话吗?


  小指月说,我现在读明白了,玄参治干结便秘是增水行舟,它除肾中浮游上升之火热,是滋阴涵阳,只要阳不亢,不化风,头痛自然消除。而且大便润通,风火也会下来,这叫上病下取,所以爷爷不用一味风药,却治好了风热头痛,就像不用一味平肝降压之药,通过滋阴养肾,却可以治疗阴虚阳亢之高血压也。


  这时爷爷说,没错,指月,学医就要善于刨根问底,透过现象看本质。


  《伤寒论》上张仲景教我们要见病知源,《*帝内经》示后世以法度要治病必求于本,本立则道生。


  随后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彭静山经验


  一味玄参治风热头痛玄参性寒,入心、胃、肺、肾经。能清热滋阴,泻火解*。既可祛外感之风,又可祛内脏之热,寒而能补。玄参一味,每取50克,煎浓汁ml温饮,一次内服,对风热头痛,屡用皆效。(《名中医治病绝招》)


  卢长涸氏从年始用彭静山老师的玄参治风热头痛一方,在临床中试用治疗50例均获良效。


  蒋某,女,35岁,年3月20日诊。患者3月15日头痛、鼻衄、小便*,大便结来我所就诊,以安痛定肌注,口服APC、穿心莲等药效果不佳。3月20日上午8点又来就诊。患者觉头痛如裂、发热、口渴、欲饮凉水,舌尖红、苔*,脉浮数。用玄参60g,煎浓汁ml,温饮,日3次,晚上患者前来告症状基本消失。


  王某,男,30岁,干部,于年7月发病。症见头痛发热,咳嗽,咽喉痛就诊,经对症治疗症状减轻,但一月多来头痛时作。近期头痛加重,夜做恶梦、失眠,口苦口干并口腔溃疡、小便*。于年9月3日来就诊。舌苔*,脉细数有力。玄参60g,煎汁ml,温饮,2天而愈。[新中医,(2):6.]


  玄参既可祛外感之风,亦可去内脏之热,寒而能补。张氏等用单味中药玄参50~60g,水煎浓汁~ml温饮,一次内服,治疗风热头痛多例,屡用皆效。

瘰疬是什么


  《名医别录》曰,玄参能止烦渴,散颈下结核,痈肿。


  这个病人颈下脖子处,刚起来一粒一粒的淋巴结核,心烦口渴。


  他说,大夫,我这脖子下的包块是什么呢?


  老先生说,在中医看来是痰结。


  这病人不解地问道,痰,我平时很少吐痰啊,好像没什么痰,怎么有痰结呢?


  老先生便跟他解释说,身体的痰是津液所化,分为有形之痰跟无形之痰,你能够咳吐出来的是明显看得见的痰,还有很多身体咳吐不出来的粘痰胶痰,附着在脏腑经络,成为包块结核。


  他听后点点头说,那为什么我这痰会在脖子上长成包呢?


  老先生说,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气火往上冲的人,脖子就容易得炎症或包块。


  这人听了后,点点头说,我平时是比较着急,比较容易发脾气。


  老先生说,你看熬粥的时候用猛火急火,清粥很快就被炼化成粘稠的浆液,甚至最后板结成块状的饭团。


  小指月说,爷爷意思是人体津液应该像清粥那样,非常流通,如果经常生气着急上火,那津液就会粘稠,对应人体血脉的话血粘度就高,就容易多痰,如果再不注意养生,仍然熬夜发脾气,吃辛辣烧烤,这样进一步加把火,那粘稠的血液津液就会开始变成瘀血痰浊,痰瘀交阻,就会板结成像饭团那样的包块。


  这病人听了后,觉得中医还是能够把病理机制说得如此通俗易懂的。


  然后爷爷说,这脖子下的结核该怎么去解散呢?


  小指月说,就用爷爷常用的消瘰丸。


  老先生点点头说,这脉势数热,也符合消瘰丸的治疗范畴。


  这样玄参、浙贝母、牡蛎三味药组成的消瘰丸就开出来了。


  这病人吃了第五天就感觉到咽喉部的包结软化了松动了,吃到第十天,那种中痛感完全消失,咽喉部也摸不到那种明显突起的包状物,而且这段时间也听从老先生的建议,有意识地早睡,少发脾气少着急。


  这样气降痰火自然往下导,包块就往下消,再配上这消瘰疬痰结的药物,疾病就像抽丝剥茧那样慢慢地消去了。


  小指月说,为什么仅用三味药的消瘰丸,就把这看得见的包块消下去了呢?


  爷爷说,你都已经知道了这痰核瘰疬,是痰火搏结的产物,知道了病形成的机理,那药理作用也应该能够明白。


  小指月说,我知道牡蛎可以软坚散结,浙贝可以清热化痰,玄参可以滋阴降火。


  爷爷说,这行了,就这样这痰火结块还不散掉吗?


  小指月说,怎么散掉的呢?


  爷爷说,你要看到玄参,它一方面滋阴增水,凡粘稠的东西,你必须要靠水才能够稀释,包括粘稠的瘀血,粘稠的痰结。所以粘稠的粥,水一下去就清稀了。


  小指月点点头。


  老爷爷又说,但仅去稀释,只是治其标,你还要撤火,才能疗其本。


  小指月说,撤火,难道用玄参来泻火解*?


  爷爷说,玄参除了味甘多汁液,可以滋阴外,它还是苦微寒,可以清热泻火解*,直接把下面的火调小,那锅中的津液就不容易被火炼化得粘粘稠稠的。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药性赋》上说,玄参治结热*痈,清利咽膈。《药性本草》说,玄参可以散瘤瘰疬。


  原来是一边通过滋阴一边通过降火啊!


  老爷爷听后笑笑说,这还不够,滋阴降火的药大把,像生地、旱莲草、女贞子都可以,为什么不选它们而选玄参呢?


  小指月就想不透了,老爷爷说,玄参还带有一股咸味,咸能软坚散结,它可以软化痰火坚结的瘰疬,项下结核,这就是一般滋阴降火药所难以企及的。


  小指月听后才真正明白了说,原来如此,这样配上浙贝母跟牡蛎这软散坚结的功力就更强了。


  老爷爷点点头说,所以这消瘰丸把火降痰结软化,再往身体一增液,局部的痰结包块就佷容易软化消散,只要病情不太重,疾病刚开始用这汤药下去,都能够迅速取得疗效,如果疾病日久,就要加些扶正之品,毕竟久病伤正,扶足正气,才能够真正把积聚磨化,元气足则包瘰自化。


  小指月听了后,既掌握了瘰疬的形成机理,知道它怎么形成的,也就知道为何含有玄参的消瘰丸能把这颈下的结核消散掉。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纲目》曰,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


  《医学心悟》曰,消瘰丸治瘰疬初起:玄参(蒸)、牡蛎(醋煅,研)、浙贝母(去心,蒸)各四两。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日二服。


  《本草正》曰,玄参,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缓。《本草》言其惟入肾经,而不知其尤走肺脏,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结热痈。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文源:罾事物语

转自岐伯有道

本号所发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删。

生地滋阴补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8

绿豆解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7

四季青退火消炎-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6

白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5

千里光治热*眼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4

熊胆不得已方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3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2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1

鸦胆子治*痢蚀赘疣-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0

药食兼备马齿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9

白头翁治热*血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8

木蝴蝶清肺利咽(玉蝴蝶)-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7

青果生津止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6

射干.山豆根.马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5

败酱草治腹痛痢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4

肠痈要药红藤-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

金荞麦消顽固疳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2

鱼腥草洗肺污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1

土茯苓治梅*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

漏芦下浊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9

拳参一味乃宫血清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8

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7

紫花地丁、野菊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6

蒲公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5

贯众除诸*-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4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3

从头到脚话穿心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2

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1

仙方活命金银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0

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9

白鲜皮皮肤科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8

苦参治心腹邪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7

秦皮治疗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6

龙胆草泻肝胆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5

*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4

*连为病目之仙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3

*芩泻肺火而最妙-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2

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1

决明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0

夏枯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

栀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

鸭跖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

竹叶与淡竹叶之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

治渴圣药天花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

芦根医三焦水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

知母.你可曾知道母亲之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

寒水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

石膏退热之秘-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

木贼草散热退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

浮萍解表通水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

淡豆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

葛根解肌丰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

升麻解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

胁痛用柴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

发散风热蔓荆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

菊花延年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

桑叶防治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

息风止痉用蝉蜕-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

风温咽痛牛蒡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

薄荷煎汤洗漆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7

开胃消食话胡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

鹅不食草去眼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

苍耳子走督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

去头屑止头痒-11-藁本-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