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风联历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于山水不 [复制链接]

1#

除却诗书何所癖;

独于山水不能廉。

——清·鄂尔泰撰(见《楹联三话》)

人之贪婪者,各有癖好,故总会为满足其权、财、名、色等等欲望,而不择手段。

清乾隆*机大臣鄂尔泰则看透这些。他为友人法渊若题赠一诗,并从中摘取一联书写相送:“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是与友人共勉,若说有癖好,就是嗜好诗书,纵每日操持,也乐此不疲;本来守得住清廉,可偏偏对那青山秀水,不愿廉洁,恨不得依山傍水,多贪多占。联语一反常态,似贬实褒,谐趣而不失别致。

山水能养廉,于是不少人喜欢做文章。民国时,甘肃有一督*张广建,本是不学无术之人,后来机缘巧合跟上袁世凯,竟一路发迹,在甘几年,把甘肃人折腾够呛。袁世凯称帝后,他还大兴土木建了歌功颂德的“万寿宫”,袁也礼尚往来,赐封他“一等子爵”。未料好梦不长,皇帝主子八十三天就一命呜呼,张广建只好在刚刚竣工的万寿宫去哭祭。当时有人写过一联:“庆祝宫开追悼会;一等子作不孝男。”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张广建好大喜功,写对联这种事也爱出风头。在兰州澄清阁,有一副署名他的对联:“澄到无渣才算洁;清能透底自生明。”每次看到都觉得好笑。论他在甘的所为,也算是“渣”了,居然好意思说“澄到无渣才算洁”。

鄂尔泰与张广建,两幅“清廉山水”之所以读来不同,不在观山,而在于观人。

(嘉南)

作者:安康

(书法作品由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提供)

编校:席娟娟审核:王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