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科学大讲堂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424854.html[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泽氏三兄弟
小指月说,爷爷,又是泽泻、泽兰,还有泽漆,它们都跟水泽沾边,有什么异同呢?
老爷爷说,凉利之药生湿地,你看这些喜欢生于沼泽水边,或低湿之处的草药,它们能够不被水腐烂掉,大都可以行水利水。
小指月说,为何呢?
老爷爷说,你看敢于在风浪水边生长,必有治水之能力,就像敢于扬帆千里,与风浪搏击的水手们,必定有过人的游泳本事。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像车前草、鸭舌草、溪*草、芦根这些都喜欢生于低湿,或者水边之处,它们都一个共性,就是擅长利水下行。
爷爷点点头说,所以这泽泻、泽兰、泽漆,就好比泽氏家族三兄弟,它们属于不同科属的药物,虽然共同都跟水沾边,但功用却有些不同。
小指月说,刚学过泽泻,我知道泽泻主要是淡渗利水,同时它还带点凉,可以泄热下行,所以水热互结用泽泻。六味地*丸里头,阴虚化热,又有水结,也可以用泽泻。
老爷爷说,泽兰它就偏重于行水,它带一个兰字有芳香之气,能行气活血,所以行水消肿之余,它擅长于活血化瘀通经,如果泽泻是治水热互结,那么泽兰就是治水瘀互结。
你想想有哪些病症是水瘀互结,需要请泽兰出马的呢?
小指月说,既要有水停,又要有瘀血,那寻常的跌打损伤,局部水肿又乌青。
爷爷点点头。
小指月又说,还有妇人经水不利,痛经闭经,或者卵巢囊肿,少腹部有积液,这些情况都属于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利加重瘀血的情况,就要选择一些既能活血又能利水之品,使血水下行,包肿消。
老爷爷点点头说,至于泽漆又有所不同,它又叫猫眼草,它除了利水消肿外,还能化痰散结,所以它对于顽痰留结能起到攻逐作用,故而它厉害最猛,在泽氏三兄弟里头,如果说泽泻利水,泽兰行水,那么泽漆就是逐水了。
小指月说,那它逐水就像大戟那样了?
老爷爷说,这泽漆本来就是大戟科之物,不过它虽然功效类似大戟,但力量更缓,*性偏小,缓归缓,跟寻常利水行水药比,它威力还是相当大的。
你看一个行水利水只是让表面的水通下来而已,而逐水则不同,它要把水痰交结在深处的状态赶下来,毫不客气地扫出体外。
所以它们三者虽然治水,但脾气却不同。
小指月说,难怪对于顽固的瘰疬痰核,水肿包块,或淋巴结肿大,或卵巢囊肿,肝囊肿,都可以在辨证思路上用消瘰丸或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加进泽漆,使得这些囊肿水包在身体留不住,被赶出体外。
老爷爷说,所以民间郎中喜欢用泽漆熬成膏来敷贴瘰疬,没有溃散的可以消掉,已经溃散的可以慢慢愈合,可以从中看出它善于消散痰结的本事。
小指月说,为何说泽漆还能化痰止咳?
老爷爷说,《金匮要略》上说,咳而上气,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这泽漆能够泻肺降气,行水去热,从天而降,使水热下行,只要是肺部有积水引起咳喘,它都令水热下行,肺部清爽则不咳矣。
精彩文章回顾
胆胃上逆易上火就用后爱消消火
要保持花容月貌,必用参巧巧面膜!
每日学一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藁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苍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辛夷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葱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鹅不食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胡荽(芫荽/香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薄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牛蒡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蝉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桑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菊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蔓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柴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升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葛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淡豆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浮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木贼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石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寒水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知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芦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天花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竹叶/淡竹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鸭跖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栀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夏枯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0-决明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芩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龙胆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秦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苦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白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0-金银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连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2-穿心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4-贯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5-蒲公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6-紫花地丁、野菊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8-拳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9-漏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土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鱼腥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2-金荞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红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4-败酱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5-射干、山豆根、马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6-青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7-木蝴蝶(玉蝴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8-白头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9-马齿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0-鸦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2-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3-熊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4-千里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5-白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6-四季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7-绿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8-生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9-玄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0-丹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赤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2-紫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3-水牛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4-青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5-白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6-地骨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7-银柴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8-胡*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大*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芒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番泻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芦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火麻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郁李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松子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甘遂、大戟、芫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商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0-牵牛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巴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千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独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威灵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乌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蕲蛇、乌梢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木瓜、蚕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伸筋草、寻骨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松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0-海风藤、青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2-路路通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3-秦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4-防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5-桑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6-豨莶草、臭梧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7-海桐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8-络石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9-雷公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0-老鹳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穿山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2-丝瓜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3-五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4-桑寄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5-狗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6-千年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7-雪莲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8-鹿衔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9-石楠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0-藿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佩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2-苍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3-厚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4-砂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5-白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6-草豆蔻、草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2-薏苡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猪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泽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冬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玉米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葫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香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枳椇子
中医人的故事:传给后代什么才最有意义-精神感化世人,德行泽被后世(精彩)
丘处机祖师的修道故事
赵绍琴讲故事:那一年,我独排众议,毅然用白虎汤!
吴鞠通的故事
针灸治愈*瘾的传奇故事
千古真人张三丰修炼故事
百岁道长张至顺的故事与修行之道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人体使用手册-《*帝内经》
有多少人误解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看完恍然大悟!
猫捉老鼠的故事,原来蕴藏了祛湿、健脾的大智慧!
十一条鱼的故事-颠覆你的健康认知[漫画]
5个治疗癌症的小故事(神奇不可思议)
故事篇专讲案例给大家听(汉唐中医倪海厦撰写)
"火星男孩"今年已经2岁,他的故事再次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