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吴兴文化解码从当前疫情说到葛洪与吴兴
TUhjnbcbe - 2021/2/6 8:15:00
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http://www.jk100f.com/

当前,新冠病*还在肆虐,肺炎疫情仍然告急。全国已充分动员起来,投入到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到目前为止,新冠肺炎尚没有明确的特效药。2月7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医药已进行了一些基础的临床试验,希望在预防、早期治疗、改善症状、康复等方面起到作用。

近期,武汉、北京、四川、江西等地陆续有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后出院的好消息,其中不少为重症患者。公众对中医药在疫情中的作用也更加期待。而据2月8日人民日报消息,广东省药监局、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疫情期间允许广东省医院直接调剂使用透解祛瘟颗粒(“肺炎1号方”)。

透解祛瘟颗粒包含了连翘、山慈菇、金银花、*芩、大青叶等十六位中药制剂,其中大部分为抗病*的传统中药方。在该药功能主治项中表明,可疏风透表,清热解*,益气养阴,用于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轻症)。此前,经1周临床观察,应用该颗粒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这次发生的新型冠状病*肺炎,中医称之为“瘟疫”。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对瘟疫有深刻的认识。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多次瘟疫,因为有中医药的防控,中华民族才得以延续发展。特别是年“非典”肆虐,中医药积极参与救治患者,在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等方面成效明显,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好评。

中医药的贡献还远不止这些。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在获奖后宣布,她的灵感来自于著名道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屠教授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呢?上世纪60年代,中国展开抗疟疾药物的全面研究。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加入,屠呦呦老师为组长。他们整理历代医籍,走访老中医,筛选了余个中草药方,整理出了种抗疟药方集,检测了多种中草药方和多个中草药提取物。研究发现,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的功效,但实验结果一直不理想。年,屠呦呦老师在翻阅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在“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中看到这样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老师立刻意识到,可能是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份,于是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很快,研究获得突破。年,青蒿素有效单体提取成功,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中医药文化里程碑式人物——葛洪

葛洪(公元~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郡句容县(今江苏句容市)人,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

作为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葛洪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葛洪晚年,他隐居于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

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也是葛洪完成的多种医学著作中至今留传于世的唯一一书。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该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

在该书中,葛洪在世界上首次详细描述了天花的病状,并利用从天花病人皮肤上制得的粉末,让孩子们吸入以预防天花病*。这一方法后来沿着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传播开来,从而促进爱德华?詹纳(-)成功开发针对天花的疫苗。这是中西医汇聚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最早范例。

在狂犬病的治疗方面,他提出独特的药方:“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方”。这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预防性免疫”的概念。葛洪对狂犬病百日潜伏期的记载也与现代医学的描述基本相符。葛洪还首次详细描述了恙虫病、结核病、急性*疸型肝炎、疥虫病、血吸虫病、马鼻疽等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病状和治疗方法,这些都比世界其他国家的记载早数百年。

吴兴与葛洪的渊源

1.菁山和葛仙山

宋《嘉泰吴兴志》记载:“葛仙山,在县南五十里,晋葛洪尝隐居此山,今有炼丹灶、捣药臼存。”“菁山在县南,与葛仙山相连,旧传葛洪种*菁于此”。

而在历史变迁中,“菁山”成了青山(在今东林镇南山村南),而东林南山村和埭溪余山村之间的长子顶、游仙顶,据考证就是葛仙山。山中还有不少道家遗迹。

据史书记载,在葛仙山上,北宋治平二年建葛仙翁祠。历经岁月,葛仙翁祠成了如今的祥云坛(今南山水库上游)。祥云坛前两棵硕大的罗汉松,已有千年以上。

在游仙顶,有一座游仙顶观,该道观追根溯源,现已更名为葛仙观。观内有一颗百年红山茶,每年春夏之交开得红艳胜火,一棵树撑起了一道风景!

葛仙山中有一条葛仙古道,串联起了祥云坛和葛仙观。其中余山村至葛仙观段,在每年的早春,沿途淡粉色的野樱花绽放,灿若云霞。

清明时节,葛仙古道沿途杜鹃花一簇簇地盛放在春光里,穿行其中犹如置身花海之中!

而到了深秋,葛仙山又呈现五彩斑斓的色彩,落叶铺成绒毯,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2.吴兴人王蒙与《葛稚川移居图》

吴兴和葛洪的另一个渊源,就是王蒙和他的传世名画《葛稚川移居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蒙(-年),字叔明,号*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吴兴人。是赵孟頫外孙,与*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

《葛稚川移居图》描绘了葛洪携家移居罗浮山修道的情景。画前桥头,葛洪身着道服,左手执羽扇,左手携一鹿,正在回头观望,身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有二童跟随。画中重山峻岭,清溪小泉,茂林丛树,山顶坳间有茅舍房屋,曲径通幽,山坳间小路有人漫步,屋舍旁烟岚浮动,环境幽深,杳不可测,望之郁然深秀。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现存诸本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等国宝级作品。

参考资料:

1.屠呦呦《抗击疟疾:葛洪的启发,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

2.魏德东《屠呦呦获奖证明了道教的科学价值》

3.陈竺《中西医汇聚促进医学发展进步——在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上的致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兴文化解码从当前疫情说到葛洪与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