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肝癌中医辩证论治第二千六百零二期
TUhjnbcbe - 2021/2/18 21:30:00

肝癌是以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胀满或肿块为特征,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甚至*疸、鼓胀、发热、出血等表现的一种疾病。多由于感受湿热*邪迁延留滞,七情郁结,饮食内伤等所致肝脾失和,气血痰*瘀结脉络,日久渐聚积成块停于胁腹而成。

西医学中原发性肝癌,包括单纯型、硬化型和炎症型,以及继发性肝转移癌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一、病因1.外邪侵袭湿热、湿*之邪侵袭人体,正虚不能逐邪外出,湿热*邪迁延留滞,气血运行受阻,湿*瘀结成积,停予胁腹。2.情志内伤长期抑郁恼怒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一则出现气滞血瘀,一则可因肝郁乘脾,脾虚痰湿内生,而出现痰瘀互结,日久渐积成块,停于胁下。

3.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节,或酗酒成性,或经常食用霉烂**之食物等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不能,湿浊内停,土壅木郁,肝脾失和,湿郁中焦,日久化热,湿热蕴*,湿*瘀结胁下可成肝积之患。

4.脏腑虚弱脏腑虚损,阴阳失和,肝脾失调,气血瘀滞而为癥积;或兼外邪侵袭,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则湿浊瘀血留著中焦,邪滞血瘀而成癥块。

二、病机1.发病本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一旦发病,往往以右胁疼痛为首发症状。

2.病位位在肝脾,与胆胃有关,亦可及肾。

3.病性本病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肝肾阴血亏虚为主;标实以湿浊瘀*蕴结之癜积为主。

4.病势本病虽发病多缓慢、隐匿,然而一旦发病则病情发展迅速,病机转化急剧。总的趋势是初期以气郁脾虚湿阻为主,进一步可致湿浊、湿热*瘀互结,耗伤阴血,终至正衰邪实,病变弥散,全身衰竭。

5.病机转化本病在形成初期,湿浊*瘀聚而未成积块时,患者多无不适主诉,待临床发病之时,积聚已停胁下,并将渐成顽坚之积证。因此,本虚标实、因虚致病、因邪致实为本病总的病机,在发病早期,正气虚衰之象尚不严重,此期多以脾虚肝郁气滞为主要病机,可兼有湿浊中阻,湿热内蕴或瘀血内停;随着癜积日益增大,*热瘀血互结,耗伤气阴,脏腑功能进一步受损,虚象逐渐加重。同时湿*瘀胶结之热更甚,胁下癥块坚硬如石,定而不移,疼痛加重;湿*瘀阻肝胆,胆汁外溢发为*疸;湿热*邪耗伤阴血,肝肾阴亏,火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出现动血诸证。晚期则形成正虚邪实的恶性循环。

 

一、诊断依据1.具有较长时间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胁痛病史,或*疸、鼓胀病史。

2.以右胁或上腹部疼痛、胀满,胁下癜块渐进性增大、质硬拒按,纳呆恶心乏力,形体消瘦为主症。

3.腹部B超,CT扫描或MRI,肝穿刺,血液生化检查如血沉、血清碱性磷酸酶,7一谷氨酰胺转肽酶等,均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1.*疸*疸主要以目*、身*、小便*为主,主要发病机制为湿热薰蒸,起病有急缓,病程长短不一,*疸有明黯之不同。肝癌以上腹部进行性增大,右胁下有质地坚硬之肿块,且疼痛胀满,形体逐渐消瘦为特征,本病晚期可出现*疸,主要因湿热瘀*所致。

2.胁痛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主因肝郁气滞或气滞血瘀所致。肝癌虽亦有胁痛,但以右胁为主,且有坚硬、增大之肿块,形体明显消瘦,病证危重,主要因湿热*瘀内结成积所致。

3.鼓胀鼓胀虽为顽症,经适当治疗,病情常可缓解,相对稳定,肝癌晚期患者虽亦见腹胀大、皮色苍*等症状,但患者腹部肿块坚硬,表面凹凸不平,且患者形体明显消瘦与鼓胀病有别,同时患者病情进展恶化迅速亦为鉴别要点。


  

一、辨证要点1.抓主证,详分辨本病以胁痛、胁下癜块、*疸、鼓胀、消瘦为中心证候。本病胁痛以右胁痛常见,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且伴有胁下癥块,日渐增大,按之疼痛,坚硬不平。在此基础上晚期可出现*疸、鼓胀,消瘦常呈进行性加剧。

2.辨病性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胃肾有密切关系。临床若症见以胁肋胀痛,纳少脘胀,心烦太息,脉弦为主者,属肝郁气滞;若伴有纳呆食少,大便溏泄,疲倦乏力,消瘦明显者,属肝郁脾虚;若以脘腹作胀,食少便溏,神疲乏力为主,或伴肢肿、腹水,苔白腻者,则属脾虚湿困;若兼有低热起伏,溲赤,苔*腻者,属脾虚湿热;若以胁肋胀痛或灼痛,胁下肿块,口苦,身*目*,小便*赤,苔*腻为主,为湿热蕴*瘀滞肝胆所致;若以胁下癥块,按之坚硬,疼痛日剧,固定不移及舌质紫黯或有瘀斑为主者,则属血瘀*结于肝络;若以癥块膨隆,疼痛难忍,身目俱*,腹大如鼓,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舌质红绛发紫,苔薄*而干,脉弦细数为主者,则属瘀热*邪耗伤阴血,肝肾阴亏。

二、治疗原则

肝郁脾虚、湿热瘀*为肝癌发病机制的核心。故疏肝健脾,祛湿化瘀,清热解*为其治疗。热*伤及肝肾之阴时,又当以祛邪滋阴为要。

三、急救措施(一)肝癌痛1.**止痛法主穴为肝炎点(右锁骨中线下,肋弓下缘2寸处)、足三里。配穴为阳陵泉、期门、章门、三阴交。宜缓慢进针,肝区穴位进针不宜深,切忌提插。

2.中药外敷止痛法(1)如意金*散外敷:大*50g,天花粉lOOg,冰片20g,*柏50g,生胆南星20g,乳香20g,没药20g,姜*50g,皮硝50g,芙蓉叶50g,雄*30g。共研细末,加饴糖调成厚糊状,摊于油纸上,厚约3~5mm,略大于肿块,敷贴于肝区肿块疼痛处,隔日换药1次,两次为1个疗程。(2)癌痛散外敷:**,乳香,大*20g,公丁香15g,赤芍15g,木香15g,*柏15g,蓖麻仁20粒。上药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匀即可,外敷期门穴,6小时换药1次。

3.西药三步止痛法按WHO提出治疗癌痛的三阶梯疗法,其中重要的是“按阶梯”、“按时”用药。轻度疼痛,予非类止痛剂,如阿斯匹林,每次0.5~o.6g,每4~6小时1次。中度疼痛,予弱类止痛药(如可待因)与非类止痛药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用每种药的效果。疼痛不解及重度疼痛者,予或度冷丁。一般用量为每4小时5~10mg

(二)肝破裂患者突发上腹局限性腹痛或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头晕,心悸,口渴,冷汗,甚可见剧烈腹痛,高热,*疸加深三联征{或可见胸痛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腹水征阳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

1.静卧床上,禁止活动,以腹带压迫包扎肝区。

2.腹腔注入止血剂:(1)8%正肾上腺素盐水lOOml,每小时1次,连续3次。(2)凝血酶~u,加生理盐水lO~40ml腹腔注射。(3)立止血或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入。

3.支持疗法(三)肝昏迷1.饮食调摄减少控制摄入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

2.中成药(1)紫雪丹1次3~6g,1日2~3次。适用于高热、抽搐、昏迷的患者。

(2)安宫牛*丸1次1丸,1日2,-.3次,口服。

3.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60~8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日1--2次。

4.中药灌肠以大*、芒硝、枳实各30g,丹皮20g,煎汁ml,加食醋20ml,每日分2次灌肠,每次20---30分钟。

5.支持治疗(四)呕血、便血

1.三腔管压迫止血若在注气前先吞服三七、白及糊则既可局部止血,又可使气囊牢固贴服。

2.生大*粉、白及、三七粉各等分研末,1次3-6g,或云南白药1g,1日2~4次口服。

3.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或立止血。

[肝郁脾虚]上腹或右上腹部癥块,胀满疼痛,压之痛甚或不明显,胸闷叹息,纳呆食少,大便溏泄,疲倦乏力,面色萎*或苍白或晦黯,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红或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弦。

情志内伤,肝郁乘脾,或兼饮食所伤致脾胃气虚,运化失健,饮食水谷不能化生气血精微而变生痰浊内停,肝郁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瘀兼痰湿阻于络脉,日久渐积成块停于胁下;肝郁气滞,脾胃气机升降失畅,故可见胸闷叹息,脘腹胀满疼痛;脾胃气弱,运化受纳乏力,清阳不得上升荣清窍,不得四布施四肢,故可见精神萎靡,面色不华,疲倦乏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受纳腐熟失常,故见纳呆食少,大便溏泄;舌脉均为肝郁脾虚之征象。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祛瘀。[方药]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药用柴胡、香附、*参、白术、白芍、茯苓、郁金、丹参、莪术、鸡内金、焦山楂、八月札。

本证为肝癌早期常见之脾虚肝郁证。方中以柴胡、香附疏肝郁,理气滞,以*参、白术益气健脾和中祛湿,共用为君药,木郁土虚并治;以郁金疏理肝胆瘀滞,和血止痛,并可清利肝胆之湿热,白芍柔肝体助肝用,和血止痛,茯苓健脾祛湿助运畅中,三药共用为臣,助君药调理肝脾;佐以鸡内金、焦山楂消积化滞,助脾胃运化同时又兼化瘀软坚之功,丹参活血化瘀,养血和血,莪术专入肝脾经,功擅破血祛瘀,消积止痛,八月札理气散结,化瘀止痛。诸药相伍有气血两调,肝脾同治,标本兼顾之效,务使邪去而正不受损,肝郁疏解,血脉调和,脾胃健运而痰湿不生。

胁痛甚者,加延胡索、三七粉、制乳香、制没药;腹胀重者,加枳实、大腹皮;口粘舌苔白腻者,加生炒薏苡仁;脾虚甚者,加人参;便溏甚者,加肉豆蔻、草果;身热、口苦、苔转*腻者,去*参,加*连、半枝莲、茵陈等。此外,还可加入白花蛇舌草、龙葵等药。

临证参考肝癌起病初期往往以肝郁脾虚,脾虚气滞证为多见。肝脾失和为肝癌发病机制之关键,以疏肝健脾或健脾理气为**,兼以消导、清利、燥湿等,有“消其已聚,散其未集”之功。于尔辛先生常用*参、白术、茯苓、神曲、麦芽、焦山楂、车前子、地枯萝、八月札、沉香曲、乌药、降香曲治疗,临床疗效颇为显著。 

[湿热蕴*]胁下癥块质硬,胁胀灼痛,或腹胀膨隆,或身*、目*,或有发热,恶心纳少,便干溲赤,面色黯黑,形体消瘦,精神疲软,舌质红,边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弦涩。

感受湿热、湿*之邪,或脾胃湿浊郁而化热,湿热内蕴成*,或肝郁脾虚,湿遏热郁,湿热蕴积成*,湿*瘀阻胁下络脉,渐积成块;气血循行不畅而致胁下瘕块质硬,按之痛,胁胀灼痛;湿热*邪薰灼肝胆,胁部灼痛;胆汁外溢则身目俱*;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见恶心纳少,脘痞腹胀;热*邪盛,灼伤津液则可见身热、口苦口干、便结;湿热下注膀胱而见溲赤之症;舌质红边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弦涩,为湿热蕴*,瘀滞肝胆之征。

[治法]清热利湿,解*祛瘀。[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药用茵陈蒿、栀子、大*、半枝莲、赤芍、丹皮、赤小豆、泽泻、茯苓、猪苓、莪术、白英、白花蛇舌草。

本证为肝脾瘀滞,湿热瘀*互结所致。方中用苦泄下降,专入肝胆经之茵陈蒿,清热除湿退热并理肝胆郁滞,重用为君;以苦寒之栀子,泻火解*,清热利湿,及苦寒通降之大*,通泄瘀热,二药共用为臣,前后分消湿热之邪;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英清热解*利湿,泽泻、猪苓利水渗湿健脾,赤小豆利湿消瘀,以莪术化瘀消积,健脾理气,赤芍、丹皮凉血散瘀,配合栀子、大*共解瘀滞于血分之热*,上药用为佐使。诸药相伍,效专力宏,急则治标,功专瘀滞之湿热*邪,于清利消散之中,务求湿热瘀*互结之势得解。

若胁肋胀痛甚者,可加柴胡、郁金、三棱、莪术、桃仁;刺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延胡索;若兼见便黑如酱者,可加仙鹤草、地榆、*明胶等;肿块坚硬者,可合用大*廑虫丸;舌红少津者,可加生地、天冬、麦冬等;纳差者,加焦山楂、鸡内金;若兼见大便时结时溏,苔白厚者,为湿热瘀滞兼有脾虚,可减大*、丹皮用量,加茯苓、生熟薏苡仁、生*芪、白术等药;若鼓胀,二便不利,腹胀难忍者,可加商陆、车前子、牡蛎、柴胡等药。

本证为肝癌中晚期湿热邪*蕴积,瘀滞肝胆脾胃所致,属标实急证,治疗当用清热利湿解*重剂,效专力宏以速去其标实。同时,应结合病证,予柴胡、青皮、大腹皮、丹参、桃仁、三棱、牡蛎、鳖甲行散瘀滞以助利水,以助湿解热清。待湿热*瘀滞之势缓解后,再渐益其本,常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芍六君汤等健脾利湿,以土能制水,当归、白芍、酸枣仁、莪术、丹参、鳖甲养血柔肝,行滞化瘀,杜其湿*瘀滞之源。湿热久稽常有伤阴之弊,临床宜酌用生地、柴胡、青蒿以滋阴清热。

[血瘀*结]胁下癥块巨大,质硬压痛,胁腹胀痛日重,痛引腰背,固着不移,面唇晦黯,或腹部膨隆,青筋暴露,全身浮肿,不思饮食,大便秘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肝气郁结日久或湿*之邪久稽则瘀血*邪结于胁下,络道滞塞,故胁下瘢积且日渐增大,胁腹刺痛固着不移;瘀阻气滞,脾胃升降失常则脘腹作胀,不思饮食;瘀阻气滞,水液不行,气血水互相搏结可致鼓胀,全身浮肿;中焦气机不畅,肠腑传化失司,糟粕内停可致大便秘结不畅;舌质紫黯,边有瘀斑瘀点,脉沉涩为血瘀内结之征。

[治法]行滞化瘀解*消癥[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五灵脂、土鳖虫、桃仁、赤芍、大*、牛膝、柴胡、枳实、牡蛎、莪术、当归、生*芪、焦山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肝癌证属血瘀*结者,治当化瘀消癥解*。方中五灵脂甘缓不峻,苦泄温通,入肝经血分,功擅通利血脉,散瘀止痛,土鳖虫咸寒性缓,功擅软坚散结,破血逐瘀,二者共用为君;桃仁、赤芍、大*、牛膝共用以行瘀导滞,破血逐瘀,柴胡疏肝理气,枳实行气导滞,二药一升一降,调达气机之郁滞,以收气行血行之功,上药共用为臣;牡蛎咸寒软坚散结,莪术、焦山楂消积化滞,助脾胃运化水谷以资生化之源,生*芪健脾补气,当归养血柔肝,生*芪、当归相伍又有益气生血之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上药共用为佐。诸药相伍,气血并治,理气行瘀,破积消癜,相得益彰,肝脾同调,解郁逐瘀之时,消积导滞以通腑和中,助脾胃腐熟运化,攻中寓补,扶正以祛邪,并可防攻伐之品耗气伤阴之弊,可谓行瘀破积消癜之佳品。

气虚甚见神疲乏力,纳少气短者,减土鳖虫、莪术,加白术、*参;浮肿明显者,加茯苓、泽兰、葶苈子;若见舌红,恶寒发热,胁痛者,减土鳖虫、莪术、枳实、生*芪,加重当归、白芍,并加用金银花、山栀;*疸者,加茵陈、车前草、萹蓄;胁痛甚者,重用延胡索,并加大莪术用量,并可用蟾酥膏外贴;本证可加白英、草河车、漏芦、龙葵、青黛、夏枯草等以清热解*。

参考本证型治疗以“行、消、破、散”攻伐之药为主,适宜于肝癌早期或部分中期,体质颇健,或肿块不大,瘀血征象明显者。对中晚期患者或体质较弱者,均应慎用。治疗本证常用方药有人参鳖甲煎丸、大*廑虫丸以及消瘀逐秽汤(《石室秘录》)等,均为攻伐力强之峻剂,适宜于急治,即乘邪势未集时举而击之,中病即止。或以逍遥散、六味地*丸等扶正之剂,攻补兼施,交替运用。

[肝肾阴亏,热*瘀滞]癜块膨隆,腹大如鼓,叩之有波动感,形体赢瘦,胁肋胀痛,周身乏力,不思饮食或恶心欲吐,咽干口苦,头晕目眩,两目干涩,或低热盗汗,五心烦热,或鼻衄牙宣,皮下出血,或面目身*,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红绛发紫少津,苔少或光剥或薄*而干,脉细弦数。

湿热*邪瘀阻肝络日久致癜块膨隆,胁肋疼痛;热*亢盛,损伤肝肾,阴津耗伤,形体失养,虚火上炎,故见赢瘦眩晕,咽干口苦,两目干涩,低热盗汗,五心烦热;津伤火旺,肠腑传化失司则便干结;膀胱气化不利则小溲短赤;*热内蕴,肝胆失疏,胆汁外溢而致面目身*;胃失和降而致不思饮食或恶心欲吐;气血水积于腹内,故见腹大如鼓;热*灼伤血络,故见鼻衄、牙宣及皮下出血等;舌质红或红绛发紫少津,苔少或光剥或薄*而干,脉细弦数为热*伤阴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解*祛瘀。

[方药]**地*汤加减。药用生鳖甲、生地、赤芍、水牛角、丹皮、女贞子、桑椹子、天花粉、金银花。

湿热瘀*互结日久,肝肾阴伤,热*瘀滞未解,治疗应滋养肝肾阴液,并清热解*凉血散瘀。方中以甘寒之生地、咸寒之鳖甲滋养肝肾阴液,生地并清热凉血止血,鳖甲并可滋阴清热除蒸,软坚散结,两药共用为君;以咸寒之水牛角清热解*,凉血止血,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散瘀,丹皮并可清热除蒸,上药共用为臣;天花粉养阴生津,清热散结;女贞子、桑椹子滋阴补肾,金银花清热解*,上药共用为佐。方中诸药性味甘寒、咸寒,凉润养阴,滋液清热,凉血散瘀止血,力求清热解*而不苦寒伤阴,养阴凉血而不留瘀,为养阴清热,解*祛瘀之良方。

鼻衄、牙宣者,加大小蓟、白茅根、茜草;大便干者,重用生地或加火麻仁、瓜蒌仁;口干明显者,加重天花粉用量,并加川石斛、麦冬、芦根或用西洋参泡茶;腹水者,加楮实、玉米须、车前子、陈胡芦;*疸者,加虎杖、茵陈;出血多者,加三七、生槐花;出现神志模糊,甚或昏迷者,可用安宫牛*丸吞服或灌服,或用醒脑静6--8支,加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胃纳不佳,舌光苔少,脉细无力者,可加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生谷麦芽;热*较盛者,可加白花蛇舌草、蚤休、漏芦、半枝莲、白屈菜等。

出现本证,多已是肝癌晚期。热*瘀滞脉络,耗伤阴血,故对本证患者切不可用破血药,一般活血化瘀药亦不宜重用。本证患者多可见胃阴大伤,胃纳不佳之候,临证宜以甘平柔润之品养阴和胃。同时注意慎用苦寒、温燥伤阴耗气之品,且甘寒、咸寒之品宜以轻灵小剂而非重浊大剂主之。临床可采用内外合治法,即外用软坚消肿解*散结煎膏外敷,以及配合静脉注射液静脉点滴,药如生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1.注射液(1)生脉注射液(戎州牌,四川宜宾制药厂):每次30~60ml,加于~ml液体中静脉点滴。用于肝癌化疗前后,可防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

(2)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无锡健宏药业总公司):1次20~30ml,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ml或等量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用于治疗癌性发热、出血及昏迷。

(3)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每次20~40ml,加入~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用于肝癌湿热瘀*互结证及肝癌引起的昏迷治疗。

(4)参脉注射液(牌,深圳南方制药厂;牌,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用量一般30~5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ml中静脉点滴。本品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用于肝癌化疗后,增强抗癌药物疗效,减轻化疗*性,扶正以祛邪。

2.中成药(1)大*廑虫丸(华灯牌,北京中药五厂):每服1丸,每日1~2次。用于瘀血*结之肝癌。

(2)舒肝止痛丸(京花牌,北京同仁堂中药二厂):每次4~4.59,每日2~3次。用于肝癌早期,肝胃不和之脘腹胀痛诸症。

(3)诺迪康胶囊(牌,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每次l~2片,每日3次。扶正固本,调和阴阳,用于肝癌正虚体弱,或化疗后体虚,扶正祛邪之治。

(4)保安康(灵芝胶囊)(健友牌,中国贵州安康制药有限公司):每次2~3粒,每日3次。用于肝癌气虚血弱者,为益气健脾,宁心安神,扶正固本之辅助治疗。

(5)云芝肝泰冲剂(东日牌,通化白山医药工业研究所制药厂):每次5g,每日2~3次。用于肝癌早期扶正固本治疗。

(6)澳泰乐冲剂(林源牌,吉林省力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5g,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癌湿热蕴*之辅助治疗。

(7)中汇川*液(中汇牌,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制药公司):每服1支,每日2~3次。补肾益气,和血化瘀,用于肝癌本虚,或化疗后扶正治疗。

3.单验方(1)复方蟾龙片蟾蜍、天龙、儿茶、龙葵、藤梨根、山豆根、夏枯草。上药共研细末,入敷料压成片剂。每次2~3片,每日3次。

(2)露蜂房9g,加适量僵蚕、山慈姑、薏苡仁,水煎服。(3)玳瑁15g,露蜂房15g,龟版25g,鸦胆子15g,蟾酥1~2g。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2g。

(4)田基*30g,研细末,用沙糖开水兑服,每日3次。

4.食疗方(1)鲜猕猴桃根lOOg,瘦猪肉g,炖熟吃肉喝汤,隔日1次。

(2)团鱼g,山楂60g,水煮熟食,3日1剂,常服。

(3)斑蟊个,陈皮g,糯米g。糯米淘洗干净,沥干,加入斑蟊后置锅内,微火炒至焦*,拣去,分别研细,另将陈皮研粉,混匀。首次10--15g,每次5--6g,每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

5.外治疗法(1)潘氏创外用消肿止痛膏:以制乳香、制没药、密佗僧、干蟾皮各30g,龙胆草、铅丹、冰片、公丁香、雄*、细辛各15g,煅寒水石60g,大*、姜*各50g,生胆南星20g,各为细末和匀。用适量药粉调入凡士林内,摊于纱布,贴敷肿块部位,隔日一换。如局部出现丘疹或水泡则停止使用,待皮肤正常后再用。

(2)软坚丹以外敷取软坚散结止痛作用,以甲珠30g,制乳香、制没药各lOg,红芽大戟20g,甘遂15g,生胆南星lOg,白僵蚕lOg,制半夏lOg,朴硝lOg,蟾酥2g,人工麝香lOg,蜈蚣30条,酌加少量铜绿、阿魏。共为细末,瓷瓶收贮。依肿块大小,取药粉调凡士林摊于纱布上,1El1换,贴敷肿块部位用胶布固定。

(3)消肿膏药:蓖麻子个,巴豆(去壳)个,归尾30g,红花30g,三棱30g,鳖甲30g,甲珠30g,牙皂30g,木通30g,川乌30g,草乌30g,七叶一枝花30g,生胆南星30g,甘遂30g,二头尖30g,*箭羽30g,槟榔30g,冰片15g,丁香15g,阿魏15g,乳香15g,没药15g,血竭15g,风化硝g,人工麝香lOg,*丹g,麻油1g。上药共研细末,制成膏药,贴敷于肝区癌肿处,隔3--5日换药。

(4)痛块灵外用膏:由延胡索、丹参、台乌药、蚤休、地鳖虫、血竭、冰片等组成,外敷于局部。具有散结、止痛作用,用于肝癌局部疼痛的治疗。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病程短促,病势凶险,总体而言,预后不良。影响其转归与预后的因素有发现早晚、肿块大小、生长部位及有无合并症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望改善症状。一般中晚期患者预后极差,为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治疗本病,已使本病由“不治之症”逐步变为“部分可治之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掘中医药潜力,对改善本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护理本病患者,首先应注意观察全身状态,如体重、皮肤粘膜、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其次要加强心理护理,需要时应酌情保密病情,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此外,还需注意饮食护理,嘱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并富有营养的软食,忌用生冷油腻及硬性食品,在饮食及蔬菜水果方面,根据辨证情况予以适当选择。忌用损害肝肾功能及对胃肠道有性的食物和药物,并防止出血。对晚期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在病程中尽量预防并发症如感染等的发生。
  


  

一、预防本病预防首先应避免饮食不洁。饮用清洁水,如深井水、活水,而勿饮用塘沟污浊之水。避免进食霉变、食物,其中玉米、花生最易污染B。,尤须注意防潮保存。尽量少食熏烤鱼肉类和腌泡制品。

此外,注意饮食有节,少进肥甘厚味及有*食品,戒除烟酒嗜好,以及调和情志,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节,使脏腑气血阴阳保持平衡,提高抗病能力,对预防本病至关重要。

对慢性肝病、胁痛、脘腹胀痛、疲乏消瘦诸证,应定期复查,积极调治,对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二、康复1.药物康复对发现早,手术彻底,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宜予服用养肝柔肝、健脾益气、清热解*及理气活血的中草药,以扶正祛邪,防止复发。常用的药物有鳖甲、白芍、枸杞子、人参、*芪、茯苓、莪术、石见穿、石打穿、八角莲、蛇莓、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土茯苓、干蟾皮、冬凌草、白英、云芝、猴头菌、肿节风、牛*、猪苓、全蝎、蜈蚣等。

2.食疗康复可经常服食海带。也可用生薏苡仁30g,枸杞子15g,加入粳米lOOg,煮粥饮服。或可用灵芝菌15g,切片后水煎服,每日1~2次。

3.气功康复肝癌患者在接受各种治疗的同时,均可进行气功保健康复。但一定要根据自身病情及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不应过于劳累,以期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 

 

“癌”字始见于宋代《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日癌》,但所描述的症状并非恶性肿瘤。《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发癌方论》首次较为清楚地论述了癌的症状特点,好发部位和严重后果,如云:“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以“癌”来论述恶性肿瘤的病名则始见于明代的《外科启云》,其中专门有“论癌发”一节。近代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病名(包括肝癌)在中医文献中是无法查及的,但是论述的病因病机、描写的症状及预后与其中有些病证类似,肝癌类似病在古医籍中见于“肝积”、“脾积”、“息贲”、“积聚”、“癖*”、“癜”、“肥气”等。

《难经?五十五难》说:“脾之积,名日痞气,在胃脘,腹在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疸,饮食不为肌肤。”似为本病,《难经》中还指出“息贲”是于右胁下覆大如杯,亦似肝癌。《诸病源候论?积聚候》说:“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该书《癖*候》说:“气水饮停滞积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故胁下满痛,而自发*。”阐述了肝癌形成的原因。《圣济总录》中也有:“积气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不移者,癥也……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似为肝癌的症状表现。清代林开燧《活人录汇编》中有关“肥气”的描述似肝癌。“肝之积日肥气。盖由郁怒伤肝,肝气不能条达,使生阳之气,抑而不升,郁滞于左右两胁之间,形如覆杯,积成肥厚之气,可大可小,日久乘虚攻发心脾之际,窘迫为痛,因而恶心呕逆,妨碍饮食。痛久,则精神气血愈亏,而外症寒热似疟,渐至形枯神萎,其脉两关沉弦而急,或弦滑而数,以后方同丸药,调理自愈。若求速效而恣用克伐,则反伤肝脾之真气,变为中满,中满传为鼓胀而死。”

现代名医段凤舞治肝癌用参赭培气汤、逍遥散二方加减化裁,多次效验。顾丕荣运用“三辨”、“三法”、“三忌”、“三要”治疗肝癌,通过临床观察,多数患者,改善了症状,延长了寿命,也有获得多年生存者。“三辨”即辨其气血阴阳亏损;辨其湿痰、气滞、血瘀;辨其部位、性质。“三法”者,即扶正固本以抗癌;祛邪化积以制癌;因病选药以治癌。“三忌”者,即忌破血,忌烟酒,忌乱投医药。“三要”者,即要食疗,要乐观,要练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开展中医药治疗研究本病展现了较好的前景,疗效肯定,且对化疗、放疗具明显减*作用。现综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1.肝癌的辨证治疗周岱翰认为肝癌的发病与肝脾肾关系最密切,辨证宜分肝热血瘀、肝盛脾虚、肝肾阴亏3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8(1~2):32)。有认为肝癌分气滞、血瘀、脾虚(或兼湿困)、湿热(或热*)、阴虚(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型。早期多为肝郁气滞、脾虚,进而出现血瘀、湿热等型,晚期多见肝肾阴虚(上海中医药杂志,,(4:30)。刘边林分气滞血瘀、肝胆湿热、脾胃虚弱等型,治疗原发性肝癌30例,治疗后平均存活期达15个月,有2例达2年以上(陕西中医,,(1):17)。王泽光对例肝癌患者以自拟肝癌系列方1~4号,治疗,30天为一疗程,其中肝郁气滞、血瘀气滞、湿热蕴*、肝肾亏虚型分别以抗癌1~4号,每型又兼服抗癌5号粉(人参、鹿茸、紫河车、麝香、雄*、藏红花、广角、羚羊角、冰片、鸡内金、水蛭、牛*、炙马钱子、蟾酥、血竭、鳖甲、山甲等)。

结果大部分患者症状改善,肝大回缩,存活平均7.4个月(北京中医,,5:32)。陈长怀以青龙丸治疗肝癌例,药用*芪、*参、生地、沙参、鳖甲、丹参、乳香、没药等,治疗2个月,对照组70例,用肝动脉导管化疗MMC8~10mg,E—ADM50~60mg,一次性灌注,每疗程进行2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Po.05),自觉症状,生活质量卡氏计分优于对照组(Po.05)(中医杂志,,:)。李乃民对40例未切除肿块的中晚期肝癌,重点以消瘕化积,健脾养肝的柴胡鳖甲参术汤加减,总有效率82.5%,平均存活期9.95个月,与20例未手术化疗对照组平均存活5.3个月比较,延长生存期4.65个月(四川I中医,,7(5:30).

2.单验方及其它治疗周岱翰报道用喜树、甜瓜蒂、鸦胆子、冬凌草、蟾酥、藤*、乌骨藤等合方制剂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效果(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1~2:32)。陈再莲以直肠净化液(*芪、大*、丹参、红花、海藻、蒲公英浓缩成稠膏,加95%乙醇蒸馏水m1)保留灌肠,疗效较好(中西医结合杂志,,(1:55)。

3.并发症的治疗(1)疼痛刘鲁明对例中晚期肝癌疼痛,采用4个梯级治疗,其中I梯级治疗,仅以脾虚气滞辨证,予香砂六君子汤、枳实消痞丸、四磨饮子等,疼痛缓解率达46.1%,Ⅱ~Ⅲ梯级加用消炎痛及水杨酸类药物,疼痛缓解率为76.9%~93.5%。仅6.5%重度疼痛患者需加麻醉镇痛剂之Ⅳ级治疗。由于中医药治疗无副作用和成瘾性,故在肝癌止痛中具有优越性(中医杂志,,(1:35)。段凤舞用肝外一号方(雄*、明矾、青黛、皮硝、乳香、没药各60g,血竭、冰片各10g,共研细末,用醋或猪胆汁各半调成糊状)外敷,每次30~60g,每天1次,使肝癌剧痛缓解(黑龙江中医药,,(4):19)。郭凤海等用抗癌止痛膏治疗例肝癌疼痛,显效58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1.3%,一般敷药2小时后见效,2天后疼痛明显减轻(肿瘤防治研究,,):)。

(2)腹水肝癌腹水具有顽固、量大、易反复的特点,提示病情已相当严重。李佩文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生*芪、薏苡仁、牵牛子、莪术、桃仁、红花。热加*芩、防己;寒加桂枝、猪苓)取得较好效果(中医杂志,,7):28)。林宗广用扶正软坚利水治疗肝癌腹水22例,近期腹水消退16例,有效率达72.7%(中医杂志,,2):23)。

(3)癌性发热机理未十分明了,缺乏特异治疗,西药多用消炎痛之类,副作用大,不宜长期服用。李佐清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为阴虚血瘀、热*血瘀、单纯瘀血3型,有效率达86%(广西中医药,,14(5:)。许继平用金牛煎(金银花、水牛角、山慈姑、三叶青、干蟾皮等)治疗,有效率达81.3%(中医杂志,,29(7:)。*挺等认为肝癌发热或介入栓塞后高热,用白虎汤治疗效佳(中医杂志,,):)。

(4)上消化道出血刘鲁明治疗肝癌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在内科常规用药止血基础上,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子午流注纳子法规律,用VitK,选上午6~9时阳明经开穴时,穴位注射曲池、下巨虚,每穴4mg,治疗42例,穴注组有效65%,明显高于对照组之27%(Po.05)。定时穴注组较不定时穴注组的止血稳定时间长(Po.05)(中国针灸,,(1:9)。

此外,林钧华等对肝癌介入治疗或碘化油栓塞后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介入栓塞后综合征,用健脾理气中药于介入治疗前后口服,能有效减轻栓塞后综合征的程度和后续反应,与单纯西药组相比差异显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0:16~17)。

4.中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向动脉内插管至肿瘤部位注入抗癌药,使到达肿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比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高出10~20倍,并可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动脉内插管注射栓塞剂,可将肿瘤供血动脉栓塞,阻断肿瘤供血,缓慢释放,增长与肿瘤接触时间,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1)中药瘤体内注射的研究张礼宾等用中药麝香、冰片、明矾等加微量甲醛制成无菌注射液,在B超引导下进行瘤体内注射治疗晚期肝癌11例。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其有效率和生存期与化疗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中华放射学杂志,,19(4:)。田利等用莪术、乳香、没药提取液制成灭菌注射液瘤体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24例,转移性肝癌2例,疗效满意(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47)。

(2)中药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彭正顺等对20例化疗介入治疗后病情恶化的肝癌患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灌注,结果其缓解症征、肿块缩小、生化指标改善的总有效率、1年及2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3(6):)。冯敢生等系统研究白及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肝癌的作用和效果。白及组56例,明胶组56例,两组灌注药物均为阿霉素和卡铂,外周栓塞剂均为碘化油和丝裂霉素。结果白及栓塞后的血管再通率、肿瘤症缩小率以及1、2、3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中华放射学杂志,,30(2:)。

二、治疗肝癌常用方药的实验研究1.健脾理气类于尔辛认为健脾理气药有使肿瘤生长减慢、瘤体缩小、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的作用,还能提高T淋巴细胞功能,对NK细胞也有调节作用。还有用二乙基亚硝胺作诱癌剂,钠作促癌剂建立大鼠肝癌模型,用健脾理气药(*参、白术、茯苓、八月札)、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桃仁、红花)、清热解**(半边莲、山豆根、石见穿、银花)等对模型动物肝脏癌前病变r—GT酶变灶数,进行治疗发现,健脾理气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活血化瘀药、清热解*组(Po.05),且健脾理气预组效果更好(肿瘤,,1:31)。

2.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类刘金芳等对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用的散结片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病理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发现该药可直接作用于肝癌细胞膜系结构,使细胞膜溶解破碎,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使肝癌细胞整体崩解碎裂(中西医结合杂志,,10(7):)。医院I临床医学研究所应用软坚散结药(含鳖甲、山慈姑等)抗肝癌实验研究发现,该药不但能在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体内抑制小鼠HepA实体瘤和腹水瘤,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而且可影响肝癌基因的表达,阻滞肝癌细胞s期,对DNA、RNA及蛋白**有一定抑**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5(9:)。

3.清热解*类吕桂芝用复方龙葵注射液(龙葵、蛇*、白英等)对小鼠肝癌腹水型癌细胞研究发现,该药对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用,抑制率高达87.35%(中西医结合杂志,,72:97)。有研究指出清解方(半边莲、半枝莲等)可使B,(AFB,)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在癌变过程中的肝细胞核变异及内质网颗粒受到一定阻断,减少或推迟肝癌的发生(上海中医药杂志,,(7:45~47)。

4.扶正祛邪类邱桂信等用健脾理气、清热解*、软坚化痰基本方(太子参、珠儿参、炒白术、茯苓、丹参、金银花、岩柏、马兰根、生牡蛎、夏枯草、穿山甲、鳖甲、玫瑰花、绿萼梅、地龙、八月札、生南星等)治疗例晚期肝癌,1年生存率为32.5%。实验结果提示对人肝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其中以清热解**物最强,某些药物如白术、牡蛎、穿山甲、生南星、绿萼梅等具有反突变作用和反启动作用,白术能抑制lewis瘤肺转移(中西医结合杂志,,7(5:)。陈凯等用西洋参、刺五加、蟾酥、土贝母等配成扶正抗癌液,对移植瘤小鼠实验观察发现,该药对移植瘤S小鼠NK细胞活性和IL一1活性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瘤率达50%左右(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姚大鹏,原名姚世鹏,毕业于四川大学成人教肓学院中医专业,海内外诸多高校,名誉院士、教授、博士,扬州一怪,著名道医,中医研究员,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针灸师(高级),道号,三鹏,真实姓名,姚世鹏(笔名:梦也)男,汉族,年3月出生,江苏仪征人。中国道医协会副会长、现为全球中医药论坛总版主、全球生态作家杂志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癌中医辩证论治第二千六百零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