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5488012.html(前文留言区里的互动内容)﹏没看过前文的朋友,有必要先看一下前文内容,这样也好知道来龙去脉。这是前文链接:痃癖。下面续接前文内容。此痃癖的熨法,最早应该是记载于唐代的《千金翼方》,第十八卷杂病中篇,方名“椒盐方”,属于外治法。唐朝在时间上,虽然距今已上千年了,但药王孙思邈的文字记载内容精练,逻辑清晰,叙述平易,并不是很难懂。再来看一下原文:“取新盆一口受一斗者,钻底上作三十余孔,孔上布椒三合,椒上布盐,盐上安纸两重,上布冷灰一升,冷灰上安热灰一升,热灰上安熟炭火如鸡子大,常令盆大口热,底安薄毡,其口以板盖上,以手捉勿令落,仰卧安盆于腹上,逐病上及痛处,自捉遣移熨之,冷气及癥结皆从下部中作气出,七日一易椒盐,满三七日,百病皆瘥,乃止。”我想大部分人都能看懂意思吧,我用大白话,梳理一下原文所表述的内容,大体意思如下:“找一个新的干净的盆,大小可以装一斗的容量,给盆的底部钻三十多个孔;孔的上面撒上花椒,用量为三合,花椒的上面再撒上盐,盐的上面再放两层纸;纸的上面,撒上冷灰一升,冷灰上再撒上热灰一升,热灰上放上一个如鸡蛋大小的炭火,让这个盆保持热度,盆底放一个隔热防烫的薄毡子,盆口用盖子盖上;用手拿着不要让盆掉落,仰卧着躺在床上,把盆放在腹部上的痃癖处,以及痛处,自己拿着它移动着熨之;通过此熨法,腹部内的冷气以及癥结等,会通过放屁的方式排出;使用期间,需七天换一次花椒与盐,熨满三七,二十一天,百病皆可病愈,病好后就可以停止使用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此熨法的核心思路,就是把花椒和盐的药气,借助热感放射的方式,入病患处,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治疗原理并不难以理解。再来汇总一下,原文中这个熨法,需要用到基本物品。器具:底部打孔的盆药材:花椒、盐热源:冷热灰、炭辅助:纸、隔热防烫用的布等实践出真知,开工~盆,小院里还真没有现成的,即使有盆,我觉得盆子用起来,其实并不是特别方便。那用什么替代盆呢?想了半天,灵光一现,有了!有一个被我打入冷宫已有几年的铜制灸罐,用它好像就能代替盆了,赶紧找了出来。这个铜灸罐材质相当好,可惜的是就是没用过几次,铜灸罐的底部都是小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妥了,就它了。原方中用到的灰与炭火,主要是通过火的热度,以起到药入的作用。院子里不烧烤,炭我这没有。但院里最不缺的就是艾条、艾柱这些。我就用艾火替代炭火吧,想必效果上也会事半功倍,就这么定了......正忙着捣鼓准备各种东西时候,小白在旁边,给我出了一个主意,不用把花椒和盐,放到铜罐里,实际操作起来不方便,可以把花椒和盐放到无纺布袋里,再把灸罐放在布袋上......我想这也是一个讨巧的好主意,听人劝吃饱饭,动手开始操作。花椒三合按60ml算,大约15g重,打成粉末状。盐,我用的是青海茶卡盐湖的粗盐。把二者均匀地装入无纺布袋子里。因为想尽可能的提高灸火温度,所以用的是较粗的艾柱,这样热度就可以透过药包了。药包,平放在这个随身灸的布套里,再把铜灸盒压在药包上,塞入布套,这样灸火的热度,很快就能传递到药包透入体内。大功基本告成,开熨。今天是第一次用此“椒盐方”熨法,用时1小时10分钟左右,温度合适,不烫。熨法期间,腹部内有咕噜咕噜的肠鸣音,并伴有些许气结破掉的声音,身体外部可以听见,非主观臆想。留意了一下,排放气体次数一共6次,都在前20分钟内。熨前,我特意用手触摸肚脐旁的痃癖处,筋状气结明显。熨后,再摸,痃癖处筋结几乎摸不到了。此记载于唐·《千金翼方》内的“椒盐方熨法”,经过实践,验证有效,但还需要坚持熨治一段时间,明日继续,以后将持续与各位反馈疗效。南无阿弥陀佛。庄严半隐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