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活告一段落已数月有余,然当下回想起临床实践中的点滴收获,仍觉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仍记得初涉临床时,我常为病人所经受之苦而感悲哀,为他们肉体所受之苦揪心,为他们病中生活诸多无奈而心酸。见闻越多,则越明白以旁观者的眼光试图衡量病人之痛苦,实为浅薄之见。在此过程中,我逐渐明白,医生的天职所在,治病救人,要求我们做到的是以最为崇高的理性来践行最真诚的感性。而我们医学生在此间力所能及的,则是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即使身为菜鸟医生,也要尽全力参与其中,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资源。
年底,我在肺病科轮转时,和师姐共同接管过一个发现肺癌3年的老年女性。老人并不知道自己病情,在病史问诊中,我们得知这位82岁的病人竟然已有近70年的吸烟史。从她罹患的非小细胞性鳞癌的病理分型来看,尽管其恶性程度相对其他分型较低,但当我们看到这位老烟枪病人在发现肺癌3年的情况下,仍任性地坚持吸烟自由,还是感到触目惊心。
家属并未有告知病情的打算,也明确表示放弃积极的手术治疗及化疗方案。这种保守的,一切如常的护理模式也许在老人的病情稳定方面有一定帮助。即使吸烟作为肺癌的高危相关病因,但在此阶段来看,两害相权,让老人维持原状,吸烟的益处也许大于戒烟吧。除此之外,中医药文化在肿瘤保守治疗领域发挥的巨大优势,“带瘤存活”的理论也吸引了患者。
之所以这个病人使我印象深刻,更多的是因为,这是我和师姐少数几次能够直接上手参与到治疗方案制定的几次经历之一。在老师的信任下,我们尝试为病人开了几天中药。起初,我们各自绞尽脑汁,在自己的跟诊经历和文献阅读中费力搜罗相关经验。最终商量之下,根据她大量咳痰的主诉,我们认为可以判定她为痰浊壅肺证,拟出一个以三子养亲汤为底方,加以活血化瘀药、止咳化痰药以及现代药理证明的抗肿瘤药如山慈菇、半边莲等。在带教老师的首肯下,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下了医嘱。
第二日查房,病人仍照常在病房里吞云吐雾。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她告诉我们,服药后一夜咳嗽咳痰明显减少,也没见有咯血。我们将这份成就感按下不表,宽慰老人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几日后,老人和家属商议,觉得病情稳定,带了几副中药出院了。
是否真会有持续的诸症皆缓,越来越好呢?我不知道。我真诚地祝愿她,能在家人其乐融融的陪伴下,在中医药手段的保驾护航下,能不带太多痛苦地安然度过人生的终点。奇迹会在一些情况下发生,而我们肉体凡胎,却不能总强求幸运降于己身。然而中医药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能做的远比期待奇迹要多。在扶正抗癌的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稳定瘤体,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是可经海量临床观察检验的。中医药因特有的辨证论治法则,对不同患者均可予以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症状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可广泛用于所有患者。
尽管和这位老人相处时间不长,但如今想起她仍觉十分感激。都说患者才是临床医生最好的老师,我深以为然。我们以为人解除病痛为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旁人的病痛是我们学习进步的根源,正因此,医生应当对患者抱有无条件的爱。这份爱与尊敬应当与哪位病人向我们给予善意无关,是普同一等的。在这份爱的驱动下,我们不断练习,不断求教,不断完善临床知识体系,终有一日能不再辜负这份治病救人的职业赋予我们的人生意义。(指导:李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